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ID:41339436

大小:5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_第1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_第2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_第3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_第4页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摘要: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我国将“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与协调放在重要位置。这不仅是资源环境硬约束不断趋紧的结果,更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和谐,并最终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两大理念所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城市建设。然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自然资源困境、经济困境、社会困境、国际话语困境以及国内政治困境。本文在具体分析上述困境的基础上,本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态度,力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它们依次是生态资源总体

2、观、建设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生态文化建设、创新我国生态城市理论模式以及政治解决方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城市建设道路。关键词:生态城市协调绿色一.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研究计划中首次出现的。在生态城市概念产生初期,人们一般从环境管理主义出发,强调实际工作部门在城市生态保护、居民生活、历史文化、交通、物种多样性等单项要素的良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到1987年,前苏联生态学家Yanitsky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想模式,即生态城市的最终实现形式。该观点认

3、为,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的一种人类理想栖境①。生态城市发展至今,大多数人已经接受将上述两种观点结合之后的观点,即生态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特征是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②这种观点既从宏观上为生态城市建设树立了目标,又兼顾了城市的各种生态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立足点和根本导向。本文认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它不仅应作为生态

4、文明建设的重心和着力点,更应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而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城市建设道路。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困境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建设标准单一、不顾区域差异而导致的自然资源困境,由于生态恶化和地方短期形象工程导致的经济困境,由于城乡二元分离、区域观薄弱和群众参与度低导致的社会困境,由于技术和生态话语理论创新不足而导致的话语困境,以及由于“唯GDP论”和绿色社会团体缺乏导致的政治困境。(一)自然资源困境1.自然资源有限性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后,

5、我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矿产资源、土地以及水资源。以水资源为例,北方一些城市由于本身地理条件限制,再加上城市工业用水不加节制,已然出现水危机的前兆,不得不设法从南方调水过去以缓燃眉之急。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四,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显然难以满足我国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然资源有限性与我国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2.自然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由于建设标准单一,不顾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或适合某一区域加以利用的自然资源被闲置,或不加限制地利用另一些自然资源以至大部分被浪费。王如松研究

6、员称之为“资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空间上的错误利用”③。结果是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严重受损,将生态城市建设拖入资源环境约束更为紧张的局面,进而恶性循环,出现生态耗竭的现象。(一)经济困境生态城市建设的经济困境不仅与生态恶化带来的经济成本与损失紧密相关,还与急于求成力图快速收到生态恢复效果所采取的短期性生态改造工程有关。1.防止生态退化的成本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河道疏浚整治、扩大绿地、兴建大型工业净化设施等,主要是补偿生态建设上的历史欠账,防止生态进一步的退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

7、往需要多部门长期的合作努力,最重要的是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当然,还有技术问题。控制污染的技术需要专门的研究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方案,然而这又带来另一项成本。上述两种成本累积起来,造成了资金要素上的经济困境。2.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中的一半发生在卫生部门。以空气污染为例,在21世纪的头10年期间,我国肺癌的发生率翻番,不仅造成了巨额的卫生花费,而且不断削弱了劳动人口的生产能力,致使劳动生产率下降④。另一个方面,生态退化造成了生产环境的不稳定性,使经济处于更加难以确定的风险之中,

8、无形之中不断加大了社会管控风险的成本。上述两个方面相互促进,造成了生产要素上的经济困境。3.短期性行为生态城市建设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工程,而是一个复杂、长期和系统的工程,必须遵循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生态城市的整体最优、长期最优,而不是单个子系统的最优或是短时期内的最优⑤。然而,许多城市急于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收到成效,部分领导急于在自己任期内取得显著的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