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

ID:41351399

大小:1.8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8-2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_第1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_第2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_第3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_第4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江苏省《考试说明》要求的15个虚词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成分省略。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高考零距离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第7道选择题正好是对应着考试大纲中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次为C级,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大家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2、,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题型设置该类题型设置一般为选择题考查的方式往往是采用“选非”形式,(四个选项各自阐述或解析、评价某一方面,三对一错)2011年江苏卷第7题【节选自《苏轼文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雩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B.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C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

3、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D.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2010年江苏卷第7题节选自《欧阳修全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谢氏出生于名门望族,但安平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

4、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真题再现构成这类试题中的错误项,常常在大体正确的句子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这道题涵盖广泛,要求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选非”的形式实际上是降低难度。“非”的设置有多种,如果在做题的过程中注意命题者对这些“非”的设置方法,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本题设“非”主要有一下几种:本题设“非”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曲解词义望文生义二、夸大其词三、张冠李戴四、颠倒事实五、时序错位六、无中生有一、曲解词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06年江苏卷C.

5、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原文: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解析】“从”意思是“使……跟随”,使动用法,不是“跟随”。2:2010年新课标卷《明史·花云传》B太祖命令花云去宁国,军队陷入山中洼地长达八天,盗贼们互相勾结阻挡道路。花云拿起长矛喊叫着刺杀,杀了成百上千的贼人,而没有用一支箭。原文:“命趋宁国,兵陷于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6、”分析:“身不中一矢”意思是“身体没有被一支箭射中”而非“没有用一支箭”。10年重庆卷第10题C项【选文出自《宋史•查道传》】: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原文:“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分析:“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用“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

7、性淳厚”,说明其非常厚道。此处属曲解词义。现场练兵二、夸大其词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1:10年北京卷第9题B项【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原文:宋清表白道:“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而选项是对文中人物的过度拔高,夸大其词。2010年江苏卷第7题节选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