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

ID:41352797

大小:17.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2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_第1页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_第2页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_第3页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_第4页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脐灸粉配方及适应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号脐灸粉(不思饮食)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砂仁、当归等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乳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使用禁忌: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酌情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2号脐灸粉(风寒感冒)药物组成:苏叶、豆豉、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功效: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消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

2、寒证者。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外感风寒,身痛、咳嗽等症。使用禁忌:忌生冷、油腻之品3号脐灸粉(风热感冒)药物组成:柴胡、连翘、银花、防风、桔梗、薄荷、竹叶、甘草等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西医:临床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疗效。还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咽炎、咽峡疱疹、麻疹、肺炎、药物性皮炎、小儿湿疹、产褥感染等病属中医风热表证者。使用禁忌: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

3、与滋补性中成药同时使用。4号脐灸粉(虚寒泄泻)药物组成:白扁豆,陈皮,砂仁,乌梅,党参,炒白术,茯苓,补骨脂,煨肉豆蔻,五味子,等功效:健脾助运淡渗利湿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西医: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4、。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号脐灸粉(宫寒痛经)药物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吴萸,生姜,甘草,附子等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通络止痛,补肾暖宫主治:痛经宫寒,小腹冷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西医: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妇科炎症等。使用禁忌: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

5、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6号脐灸粉(气血双补)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苍术、甘草、川芎、龙眼肉、当归、白芍、地黄、黄芪、砂仁等。功效:培元固本补气生血养血安神养颜美容主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使用禁忌:孕妇忌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7号脐灸粉(补肾壮阳)药物组成:肉桂、黄芪、党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桂枝、牡丹皮、山药、仙灵脾等。功效:健脑

6、补肾强筋壮骨温经散寒养血复脉主治: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畏寒肢冷,面色无华,手脚冰凉,大便溏薄等一切虚寒证。使用禁忌:忌不易消化食物,治疗期间,宜节制房事,阴虚内热者不适用。 8号脐灸粉(高热急救)药物组成:细辛、栀子、芒硝、桃仁、大黄等功效:引火归元退热息风主治:一切外感内伤发热皆可使用,仅限于救急,不可长期使用。小儿之病,多有发热,所以先了解发热,以后一切疾病就比较容易分析了。发热不算一种病,只是一种现象,所以不要见热即退,而应该分析发热原因,从根本解决发热问题。否则一味退热,或令病迁延不愈甚至

7、加重,或令病邪深藏体内,治不彻底。9号脐灸粉(风寒咳嗽)药物组成:麻黄、荆芥、杏仁、紫菀、白前、百部、陈皮、桔梗、甘草等。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主治:因风寒导致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10号脐灸粉(湿热泄泻)药物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藿香、木香、半夏等功效: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主治:表里双解剂,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

8、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传统脐灸可以用面粉制作一次性的面碗,取面粉适量,以1:3.5—1:4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桶状,面碗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应比患者的脐孔稍大,以方便使用。现在,更为方便、卫生、有效的是玄黄石脐灸罐。脐灸罐由整块玄黄石制成的内胆和木制外套组成,可反复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