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

ID:41354967

大小:29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2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A.减少1500B.增加1500C.增加1000D.减少100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编码区也含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B.终止子就是终止密码子C.基因的非编码区通常不起什么作用D.启动子的作用是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3.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根据该特性,就

2、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1号性状特殊(如下图),由此可推知这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正确的是(多选)(  )A.1号为XdXdB.2号为XDYC.3号为DdD.4号为DD4.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5.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

3、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6.目前,DNA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若用DNA分子存储信息,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多少个不同的数据(  )  A.50B.100C.450D.410077.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

4、的病毒类型①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②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③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④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8.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③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9.某双链DN

5、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10.如图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配对连接方式,其中正确的是()711.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B.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可单独生存,通过RNA遗传1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6、,则小鼠体内1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13.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合成等性状的基因位于A.核区中B.质粒中C.线粒体中D.叶绿体中14.关于如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T+C)的比例上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100%15.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需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只适合S型菌

7、生长和繁殖C.S型菌中能使R型菌转变的成分是DNA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16.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7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