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

ID:4135631

大小:105.01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1-29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_第1页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_第2页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_第3页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_第4页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 对中国的影响前言今年夏天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几乎同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在美国,政府和国会围绕提高公共债务上限发生激烈纷争,虽然在最后关头勉强达成协议,但却使人们看清了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前景堪忧,今年8月5日,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债务评级由AAA下调至AA+,同时将评级的前景展望维持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AAA级信用评级,使得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降低至加拿大、英国、德国与法国之下。全球金融市场对此作出了强烈反应。美债危机尚未平息,更为凶险的欧债危机

2、又卷土重来,迅速蔓延。早在2010年4月,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就被调降至垃圾级。2011年6月,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降至CCC的全球最低等级。2011年7月,穆迪又相继将葡萄牙与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调降至垃圾级。接着,西班牙、意大利的信用评级也被降低。甚至法国和德国的银行也受到了影响。一场主权信用危机席卷欧洲,震动世界。全球的股市暴跌,大宗商品、石油乃至于黄金价格都随之暴跌。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市场恐慌情绪可见一斑。欧元乃至欧盟摇摇欲坠,大有解体之虞。应当认识到: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的这场主权债务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

3、机的延续和深化,是全球经济危机由市场延伸到政府、由经济扩展到政治、由个别国家扩散到全球体系的征兆。那么,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性质和特征究竟是什么?其根源又是什么?它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前景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应当如何应对?一、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特 征与阶段1、危机的根源此次危机的根源是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世界经济的结构失衡和供需失衡,是全球性的收入两极分化和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在全球化时代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集中爆发的产物。2、危机的特征(1)制造-服务型国际分工引起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80年代以来,世界制

4、造业从发达国家向中低收入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后日益倚重服务经济和虚拟经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则成长为“世界工厂”,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形态初露端倪。由于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等的影响,在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形态下,创造财富的国家储蓄过度、消费能力不足,不创造物质财富的国家却储蓄不足、消费过度。为了使贸易能够持续下去,一种基于“跨时比较优势”的借贷消费模式便被创造出来。表面上看,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对欧美十分有利。一方面,它们可以利用服务业的垄断优势,在产业链中不断增加高端服务环节的利润分配比率,通过榨取低端制造环节的利

5、润,从实体经济中攫取第一桶金;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利用“跨时比较优势”,获得廉价的借贷资金从事各种金融投机活动,从虚拟经济中攫取第二桶金。但深入透视,这一分工模式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首先,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超前消费终需受到其偿债能力的限制。一个国家无论它多么强大,都不可能无限地透支未来,一旦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怀疑,事态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第二,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处在工业化阶段、货物贸易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时,由产品内分工所衍生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贸易必然是不平衡的,服务贸易的提供者必然处于逆差地位。第三,当服务经济与工业

6、经济的分工走过了头,而服务经济又难以通过投资和贸易等实体经济活动实现内外部均衡时,服务经济就可能与实体经济相脱节,通过制造金融和房地产泡沫来维持自身的繁荣,其后果在这次危机中已经暴露无遗。综上所述,当国际分工的新变化超前于传统的主流经济结构时,以贸易失衡为主要表征的全球经济失衡就可能发生。这种失衡可以称为结构扭曲型失衡。(2)发达国家的债务经济、泡沫经济与新兴经济体的产能过剩并存结构扭曲超过市场所能承受的限度时,经济危机就会爆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就是用市场倒逼机制,强制性地矫正结构扭曲。本次危机的客观目标就是要消除发达国家过高

7、的债务比率和过大的经济泡沫(去杠杆化),同时通过传递机制,迫使新兴经济体减少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和过多的出口(去产能化)。(3)危机的坚韧性,由短期危机转为长期萧条的可能性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危机初期的救急措施相比,结构调整不易实现国际协调,人人都想把调整成本转嫁给他人,自己“搭便车”。因此,许多国家采取的措施是治标不治本,把问题推到将来去解决,如此一来,短期危机就可能演变为长期萧条。3、危机的阶段第一阶段:金融危机爆发阶段次贷危机引发欧美虚拟经济泡沫破裂,金融市场面临崩盘,金融危机也传染到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这一阶段各国政府

8、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政策,由政府出手拯救金融机构和刺激经济复苏。结果是市场暂时得到稳定,但结构调整未能实现,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只是把私人部门的债务转为了公共债务,新兴经济体为了刺激经济,公共债务也大幅度上升。第二阶段:发达国家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