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ID:41360972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2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课题《23.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23.古诗词三首》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包括《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古诗和《渔歌子》这首词。《乡村四月》为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忙碌景象。前两句重点进行景色描写;后两句重点写人,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是

2、其《四时田园杂兴》(60首)组诗中的一首。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

3、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2.词句解析。(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

4、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才”“又”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一个“学”字,天真、

5、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两句点明时间是在春季,正是鳜鱼上市的时节,地点是在西塞山前。全句为: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全句意思为: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之情溢于言中。设计思路“诗以言志,诗以传情”,学习一首古诗,可以从了解诗人、诵读诗文、理解诗意、体悟诗情以及想象诗境这几方面进行。理解古诗

6、可以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通过文中的注释以及插图,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就可以大致的理解古诗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孩子按照上述方法学习了《乡村四月》后,接下来放手孩子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通过“懂诗人”、“解诗意”和“悟诗情”三个环节,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走进一首诗,感受古诗文的意境,进而培养孩子对于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会认“蚕、昼、耘”,会写“蚕、桑、昼、耘、绩”,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2.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小组合作理解诗意、画出诗境等方法,

7、使学生由诗入景、由景入情,体会到这两首诗所营造出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感情。3.体会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热爱与欣赏,感受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热爱与欣赏,感受诗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教学准备课前预习,熟读诗文。(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一、迁移导入: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种类的诗歌,比如题壁诗、送别诗。谁能说说我们分别学习了哪几首题壁诗、送别诗?生:题壁诗有《题临安邸》、《题西林壁》;送别诗有《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大家对之前的诗歌掌握得真扎实!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种新的诗歌类型——田园诗。一起齐读课题。生:《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二、熟读诗歌,理解诗意:1学习生字词,熟读诗歌:师:(出示课件,课件显示这两首诗)大家都进行了预习,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两首诗?大家注意听他是否读流利、读准确了。生:(个别读)师:(如果有错误,请另外的同学纠正;如果没有错误,继续)读得非常准确,请你为同桌读读这首诗,开始吧!生:(同桌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