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

ID:41368579

大小:94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3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_第1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_第2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_第3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_第4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规范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BQ-CNCECJ070401-2004)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设备2.1.1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2.1.2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2.1.3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2.1.4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

2、清晰。2.1.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2.1.6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2.2机具设备2.2.1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2.2.2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2.2.3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

3、盘、烘干箱。2.3作业条件2.3.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2.3.2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2.3.3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2.4技术准备2.4.1施工图纸齐全。2.4.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2.4.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3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综合布线系统可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

4、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信息终端设备及相应的适配器、连线组成。3.1信息插座的安装word格式资料...信息插座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需要可以安装在墙体上、地面和活动地板上。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1.1安装在墙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地面300mm。如有活动地板的工作区,墙体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活动地板300mm。见图3.1.1。图3.1.1信息插座在墙体上地面上安装示意图3.1.2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地面内接线盒里,接线盒盖可开启,并有防水、防尘要求。接线

5、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3.1.3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图形或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3.1.4信息插座应以标准的T568B或T568A接线。见图3.1.4。图3.1.4信息插座接线图3.2管线的敷设3.2.1暗管敷设3.2.1.1暗管敷设宜选用阻燃硬质PVC管或钢管,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3.2.1.2暗敷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线槽高度不宜超过25mm。线槽的长度超过6m或线槽拐弯处宜设置接线盒。3.2.1.3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

6、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易大于G40。3.2.1.4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宜用塑料管保护。塑料管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3.2.2线槽、桥架敷设3.2.2.1电缆桥架、线槽宜距离地面2.2m以上安装,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见图3.2.2-1。word格式资料...图3.2.2-1电缆桥架安装示意图3.2.2.2电缆桥架、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3.2.2.3电缆桥架、线槽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m处进行固定。3.2.

7、2.4电缆桥架、线槽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3.2.2.5桥架及线槽的安全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3.2.2.6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2.2.7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m。3.2.2.8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3.2.2.9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3.3线缆敷设3.3.1缆线布放两端应贴有标签,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3

8、.3.2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3.3.3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3.4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3.3.4.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3.3.4.2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