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刃针考核课件

毫刃针考核课件

ID:41369088

大小:127.1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23

毫刃针考核课件_第1页
毫刃针考核课件_第2页
毫刃针考核课件_第3页
毫刃针考核课件_第4页
毫刃针考核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毫刃针考核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综述2一、医术渊源2二、中医基础知识31、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理论32、不通则痛,通则不痛43、阿是穴4三、毫刃针疗法特点及内容4四、禁忌症6五、治疗范围6(一)颈椎病6①神经根型6②椎动脉型8③交感神经型8④脊髓型9(二)肱骨外上髁炎9(三)肩周炎10(四)腰腿疼痛11①腰椎间盘突出症11②腰三横突综合征12③腰椎骨质增生13④慢性腰扭伤13⑤腰椎管狭窄14⑥梨状肌综合征15⑦股骨头坏死15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⑨踝关节扭伤17..⑩跟痛症17(五)强直性脊柱炎18(六)风湿性关节炎18(七)类风湿性关节炎19(八)痛风20(九)男科21(十)妇科22①痛经22②乳腺增生22(十一)

2、冠心病23(十二)颈椎治疗点定位24(十三)腰椎治疗点定位25(十四)膝关节治疗点定位26六、安全防控26(一)原因26(二)临床表现27(三)预防措施27(四)处理方法27七、技术应用规范28(一)无菌操作28(二)用品30综述一、医术渊源毫刃针疗法是在传统刺络疗法,经筋疗法及刃针疗法的基础上借..助现代解剖对筋膜的认知而改良的一种技术。传承于古代九针的镵针、锋针、铍针和长针是带有刀刃的对组织有切割和分离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际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九针”也发生了演变,而毫刃针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型针具,主要是针刺的作用,通过切刺激发经脉之气,是对传统九针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医原创的

3、针具,在传统针法基础上除了切刺还发展出斜刺和平刺达到立体减压松解的效果。二、中医基础知识1、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人体内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健康的根本,疾病的产生即人体动态平衡失调的结果。其中包括脏腑本身、脏腑与肌肉筋骨之间、肌肉筋骨本身各关节间的动态平衡失调。生物力学从力的动态平衡角度阐释了肌肉筋骨及各关节的力的动态平衡失调是其发病的病因和结果。毫刃针可以通过切刺体表经络腧穴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各组织达到平衡状态,起到治疗各种疼痛及一些内科杂病的理想效果。1、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依据《黄帝内经》有血泣及恶血之论,说明经气不通。一旦受风、寒、湿邪侵入人体,

4、使人体产生肌肉酸痛僵硬等不适症状,通过毫刃针切刺可使湿邪外达,经络疏通而痛消,此属经络“通则不痛”理论。故《素问,举痛论》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络受阻,致血虚经脉失于濡养则痛。毫刃针利用此中医治病理念,通过刺络放血把这些淤阻疏通,使人体恢复正常的气血循环,疼痛就会自然消失。2、阿是穴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及痛处便是穴”。中医认为,阿是穴是通过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播途径,所以阿是穴是治病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应点。按压阿是穴不但有酸麻、沉、胀、痛的

5、反应,而且在组织部位出现条、扁平、圆形、椭圆、条索等形状的反应物。毫刃针疗法在人体相关区域内触及到反应物聚结处,通过切刺、斜刺、平刺等方法松解效果显著。..二、毫刃针疗法特点及内容特点: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古人对人体解剖认知已经不能与现代解剖学同日而而语。现阶段,毫刃针疗法主要借鉴现代解剖学对筋膜的认知和研究总结以下结论。(1)人体有三个完整的网络系统:神经网络系统、循环网络系统、筋膜网络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交织,针对外界环境反应而做出独立动作。每个全身性的系统都有一组能够变向运动的“使者”以联络另外两个系统,以改变对方的状态及获得对方反馈的资讯并进行调整。(2)在体表解剖中,注重骨性标志

6、,软组织体表定位和投影。在软组织中,侧重肌肉和筋膜;在筋膜中,侧重附着点、筋膜间隙、筋膜出口、筋膜分布区。(3)只在体表操作,操作简单,几乎没有危险。患者基本上无痛苦,一个点只需要几秒钟结束。每个疾病一般切刺2-4个点即可。全身一共30多个点就可以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及一些功能性内科疾病。内容介绍:1、毫刃针具采用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材质,针体长25MM,针刃宽度0.3-0.4MM针刺深度2-4MM,不留针。..持针手法:持针不能过紧过松,过紧会使手指关节肌肉紧张,影响灵活运动,导致操作僵硬;过松会导致滑针,达不到针刺目的。正确持针方法是:右(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持针,拇指,食指固定针柄

7、,中指掌握进针深度,针刃露出中指尖1-2MM,腕部放松,运用手腕弹力进行切刺操作。刺入时手腕要稳,针刃与肌肉走形平行,刺入皮肤要快,一般一分钟100次以上,切刺密度可密可疏,可根据病情需要以及患者对切刺的耐受程度选择切刺密度。重点要把所定区域内和骨性标志上的条索状,结节或板结状病理组织以及反应点松解开。1、体位:治疗时患者体位多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2、疗程:对一般疾病的治疗,3天1次,根据病情,设3-5天为1疗程。如特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