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

ID:41373518

大小:384.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8-23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_第1页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_第2页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_第3页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_第4页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 (通识课)民法通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法通论一、民法的含义与性质事例1:一位男青年甲爱上了一位邻村女青年乙。一天两人约会,男青年要求与女青年发生性关系,女方拒绝,但男方以强力奸污了女青年。女青年回家哭诉了经过,其父母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在警察正式逮捕男青年前,男方父母到女方家中请求私了。条件是男方娶女方,并给女方支付人民币若干,女方同意并达成协议。尽管双方均未达到结婚年龄,但通过熟人领取了结婚证。但这一规避法律的行为被政府发现,婚姻被宣告无效,男青年被正式逮捕。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一)民法的含义民法,从历史渊源上讲,其并非中国的本土资源而是是舶来品,也称市民法。按照我国《民法通则

2、》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里的平等主体与市民社会有何关系?黑格尔指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阶段”。“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在黑格尔看来:市民就是合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间接地增进了他人的福利。市民社会是由私人生活领域。马克思从分析范畴认为市民社会是对私人活动领域的抽象,是作为公共领域之抽象的政治社会(或称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私人利益体系;从历史范畴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类社会的特定阶段;市民社会与政

3、治国家在事实上并非始终分离。可见,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对人类活动不同领域的概括,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可简括为:强调私人的利益;体现自由、平等的人格;交易的契约性。民法也就是市民法,亦即调整市民社会一般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乃立足于市民社会,强调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调整主体之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例2:甲醉酒驾车将乙撞倒致伤。问,甲得对乙承担何种责任?管理机关可否对甲实施处罚?例3:某甲之子从幼儿园回家,将在路旁摆放的“古董”摊撞翻,损坏器具若干,摊主与其父交涉起纠纷。摊主报警,警察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遂将损坏器具之孩子父亲拘留。对此,你有何看

4、法?警察的做法是否妥当?除以上对民法的实质含义的理解外,还可从以下角度理解民法的含义:第一、形式上的民法,也即系统编纂的民事法典。民法在编纂体例上有两种形式,一是罗马式;二是德国式。第二、广义上的民法和狭义上的民法。第三、民法学。(二)民法的性质1、民法是私法;(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的标准,主要有:利益说;意思说;主体说。(2)私法的特征: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尽量通过间接的干预人们的私人生活,减少直接干预,排除行政干预,使人们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利,由当事人自己确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只有在纠纷不能解决的时候,国家才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3)强调公、私法划分

5、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私法领域提倡当事人意思自治,尽量减少国家对私人生活的干预;有助于树立民法确认和保护权利的观念,使人们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有助于对民法基本属性的确认,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应适用何种法律规定,应采用何种救济方法或制裁手段,以及案件应由何种性质的法院或审判庭审理,应采用何种诉讼程序。(4)当前我们强调公私法划分,重点在于正确认识民事法律属于私法而非公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承认并区分公私法,将导致法观念及国家观念的变革。承认并区

6、分公私法,必须正确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在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时,要以私权为本位。私权与公权相比处于劣势,必须多加关照才能从根本上寻求公、私权的平衡,以此来制约公权,防止公权滥用对私权构成侵害。当然,并非任何情况下公权都不能对私权予以干涉。在有些情形,公权可以限制甚至剥夺私权。●公权力在什么情况下可限制、剥夺私权?可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1)要基于社会公共利益,公权力才对私权予以限制和干涉;(2)要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保障公权力的合法行使;(3)公权力机关要给予私人相应的补偿,以弥补私人权益受到限制或剥夺所遭受的损失。事例4:延安警察闯入

7、民宅抓拿看黄色影碟的夫妻案。事例5:城管执法的故事。2、民法是权利法(1)民法的权利为中心来构建其体系;(2)民法的私权神圣为其重要原则;(3)民法以权利为本位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民法是实体法民法在实体法意义上是以权利为本位的私法。民法以私权神圣(私权神圣的含义,民事权利受法律的充分的保护,任何人或者任何威权均不得侵犯,并且非依公正的司法程序,不得限制或者剥夺)、身份(身份本不具有平等性,这里的身份更接近于法律资格、权利能力之意,与人身权中的身份的含义不同)平等、意思自治为其基本理念。二、私权自治与法律行为(一)私权自治(意思自治)私权自治

8、,即当事人依自己的理性判断、设计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事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排除他人的非法干预。1、意思自治的含义体现在以下几点: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