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ID:41376550

大小:2.57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8-2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_第1页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_第2页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_第3页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_第4页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原因。 2、了解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近现代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及其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衣西装、中山装、旗袍、高跟鞋食西餐馆、咖啡馆、西式茶室住大院、里弄、高级公寓、别墅、花园洋房习俗断发、禁缠足、鞠躬和握手等日常新礼仪、新式婚礼、简洁的丧葬礼仪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2、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根本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

2、工业文明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生活各领域。维新思潮、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冲击了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兴起。3、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二、中国近代交通、通

3、讯的变化交通铁路唐胥铁路、京张铁路水运轮船招商局航空冯如设计制造飞机;马尾船厂研制水上飞机通讯邮政大清邮政局成立,1913年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电报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1、中国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改变了通讯方式和出行方式,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异地物资传输的速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消极方面:有利于

4、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三、大众传媒的变化报刊《申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点石斋画报》(新闻画报)清末四大小说期刊电影《定军山》《难夫难妻》《歌女红牡丹》互联网1995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逐渐进入互联网时代极大便利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掌握,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娱乐方式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已深刻影响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多方面,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多样性、独立、个人意识增强)和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2、大众

5、传媒的变化的影响四、建国后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1、1949——1976年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中山装、绿色军装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在物质紧缺的年代,主要消费品实行凭票供应,各类票证在中国存在40多年,在90年代初退出交通:鹰厦铁路、宝成铁路、兰新铁路,康藏、青藏、新藏公路2、1978年——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GDP巨变,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迈向小康;思想观念(竞争、市场、效率意识,开放观念、积极进取、终身学习的理念)、穿戴、居住、流行语言等长袍马褂西式服装1、衣①民间:长袍马褂、西式服装一、物质

6、生活变化②清代官服清政府改革后的军服新式军服③民国男女礼服的形制西式礼服长袍马褂上袄下裙民国上袄下裙④中西合璧的服饰中山装旗袍民国时候穿旗袍的姑娘2、饮食①、西餐的冲击(1)19C40S出现了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2)19C60S第一家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3)19C70S后成为时尚②、西餐的中国化③、饮料的嬗变:红酒、咖啡、汽水等④、烟的嬗变:水烟雪茄咖啡馆、茶室中国近代饮食特点:西餐传入中国,并成为时尚,中西餐并存;日常食品发生嬗变;但广大城乡仍以传统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为主。3、住近代民居(1)居住大院(2)里弄(3)花园

7、洋房上海里弄对外封闭,接连排列,体现了西方城市民居联排的特点。花园洋房特点:洋房与传统民居并存;里弄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二、、近代文化娱乐生活的变迁1、报刊与民众的文化生活出现:19C出现近代报刊民众新闻观念产生:天平天国运动,民众通过报刊关注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新闻观念。之后出现各类报刊:新闻、商情、政论和下层民众欢迎的通俗性报刊,如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发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政治宣传武器生活内容古代报纸邸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绣像小说》普及:新文化运动后2、电影与民众文化生活(1)传入中国:19C末(2)自摄影片:19

8、05年《定军山》(第一部)1913年《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3)30年代电影业的发展A、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B、电影院上海C、电影明星阮玲玉革命家章太炎在1913年登的征婚广告,共三条:文章通顺,可以写短文章;大家闺秀;不染自由之风,有服从性质。这明显带有大男子主义的封建观念。三、社会习俗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