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

ID:41385450

大小:1.1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3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_第1页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_第2页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_第3页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_第4页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技术与应用OLED器件结构的研究进展摘要: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材料方面通过采用磷光材料理论上已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但传统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约为20%,严重阻碍了OLED的发展。本文简介了OLED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国内外OLED器件的优化设计结构:光栅结构、纳米颗粒结构、凹凸界面结构、微腔结构、微透镜阵列结构和量子阱结构。关键词:OLED,结构优化,微结构,量子阱DevelopmentofthestructureofOLEDAbstract:Throughdecadeso

2、fdevelopment,nowadays,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OLED)haveachieved100%interquantumefficiency(IQE)byusingphosphorescentmaterials.However,theefficiencyoftraditionalOLEDstructuresonlyhave20%,whichseriouslyhinderedthedevelopmentofOLED.AftertheworkingprincipleofOLEDisin

3、troducedinthispaper,theoptimizationofstructuresofOLED,whichincludinggratingstructure,nanoparticlesstructure,concave-convexinterfacestructure,micro-cavitystructure,microlensarraysfilmstructureandquantumwellstructure,arerevieweddomesticallyandinternationally.Keywords:

4、OLED,structuresoptimization,microstructure,quantumwell1.引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同时具备主动发光、材料选择范围广、低驱动电压、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柔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制[1]备工艺简单等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图1.1光源的发展历程普通白炽灯虽然便宜,但它的发光效率只有5%(如图1.1所示),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损失掉;荧光灯的效率约为70%,然而它的生产中使用了汞等有毒物质,易造成环境污染;LED的发光效率虽高,但是

5、LED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2]高。OLED发光均匀,具有更高的显色性,不仅能实现大面积照明,而且能够-1-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技术与应用将器件制作在柔性衬底上。另外,OLED耗电量小以及高效、环保、安全等优势,吸引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国际知名公司的积极参与,并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世界上各大显示器巨头,如SONY、三星、LG等先后推出了自己的OLED产品。2.OLED的工作原理OLED是典型的夹层式结构,简单的OLED器件如图2.1所示,由阴极(Cathode)、电子传输层(ETL)、发光层(EML)、空穴传输层(HTL)和阳极

6、(Anode)构成。OLED的发光过程通常可分为五部分: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注入,空穴从阳极注入;电子穿过电子传输层向发光层移动,空穴穿过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相遇复合;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激子,传递能量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电子不稳定,向下跃迁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当然,为了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也会引入电子注入层(EIL)、空穴注入层(HIL)等形成更复杂的结构,如图2.2所示。图2.1三层结构器件图2.2多层结构器件通常ITO薄膜的折射率约为1.80,普通玻璃衬底的折射率为1.55,有

7、机薄膜层的折射率为1.70-2.00,导致了出射光在ITO/玻璃、玻璃/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限制了光的透出。虽然有机发光器件通过采用磷光材料理论上已达到100%的内量子效率,但普通OLED器件的出光效率约为20%,严重阻碍了OLED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课题。3.OLED优化结构3.1表面等离子激发[3]表面等离子体,是处于金属表面电子其横向(垂直于表面)运动受到表面的阻挡,造成表面附近的电子浓度出现梯度分布,从而形成局限于表面上的等离子体振荡。这种振荡在表面上形成的电子

8、疏密波就被定义为表面等离子体(SP)。一般情况下,光波色散直线处于表面等离子体子的色散曲线的左侧,如图3.1所示,若要使光子与表面等离子体子发生能量耦合,则表面等离子体子色散曲线和-2-半导体光电器件制造技术与应用光波色散曲线必须有交点。为了使内部SP与外部的光波发生耦合,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