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破碎的美国梦【文献综述】

全然破碎的美国梦【文献综述】

ID:41388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7-30

全然破碎的美国梦【文献综述】_第1页
全然破碎的美国梦【文献综述】_第2页
全然破碎的美国梦【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然破碎的美国梦【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然破碎的美国梦一、前言部分美国梦,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达到成功“美国梦”源于英国对美国的殖民时期,发展于19世纪。它认为每一个人,不管他的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许多人并不能实现他们的“美国梦”,有的人甚至以死亡结局。美国文学从诞生到现在虽仅仅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有一大批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相继问世。在这些文学当中,有一个主题反复出现:美国梦,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达到成功。美国梦的本质是一个要去实现的梦,是成功的梦。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

2、着社会现实;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也有不同的体现,有的作品体现美国梦的实现,有的则反映美国梦的扭曲,有的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有的是在解构美国梦。以金钱为主题的"美国梦"在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该剧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之死则代表着"美国梦"的幻灭.威利扭曲的性格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而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则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决定了"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我的绝望主要来自典型的大萧条症状。”米勒终生被这种后遗症困扰,对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观念的质询贯

3、穿他的艺术生涯。在《推销员之死》一剧中,美国梦破灭的主题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怀抱天真幻想的小人物的个人奋斗遭残酷现实打败,社会发展的车轮无情碾过被淘汰的生命,美国梦成为埋葬自我的幽暗梦魇。1949年,33岁的米勒凭借这部剧包揽了普利策、托尼、纽约戏剧评论奖三大奖,一举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位置。米勒关注的焦点始终是生活在美国社会并与之斗争的个人,绝大部分作品都在搬演其私人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于是他的戏剧几乎成了20世纪前半期美国历史的忠实记录:大萧条,二战,麦卡锡主义,冷战,这些重大事件成了他重复使用的戏剧背景。有人

4、称之为“美国的易卜生。”1915年,阿瑟米勒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优裕。但是,大萧条毁了一切,米勒全家搬到小阁楼,少年米勒做过面包店的送货员,洗碗工……观看话剧《玩偶之家》时,他被深深打动,他认定,戏剧能够改变社会。当时的美国社会,最大的现实是经济崩溃毁灭了人们的生活。米勒身处其间,感受了世事艰难,也目睹了许多悲剧。以大萧条为背景,成就了此名作。二、主题部分期刊2010《外语教学》里面的美国梦的幻灭题目《盖茨比形象的历史与文化解读》。通过对美国历史与文化的分析.探讨了盖茨比无法逆转的毁灭命运的原由.揭示了理想与

5、现实之间的差距及其冲突导致梦想的幻灭的必然性。文章认为,小说作者在盖茨比身上所赋予的典型的美国本土特征.使盖茨比的个人失败隐喻了美国民族的困惑与失败,从而对美国梦的虚幻本质及其不可企及性做了辛辣的讥讽。邓蜀生----“从移民的角度探索美国,这在晚清迄今的中国美国学术发展史上,邓著是破天荒的第一部。”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移民问题在美国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它对美国的种族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外交关系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因此研究美国移民史是一项意义重大又

6、十分必要的工作。郭继德----从《沙箱》和《芝加哥》看“美国梦”的破灭..普通人的悲惨命运——评阿瑟.密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剧作家阿瑟.密勒因其真实地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下小人物的命运,其道德勇气深受推崇。该剧确立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它通过威利.洛曼这个悲剧角色,对个人的悲剧提供了具有战后美国特色的解读。一个小人物能否成为悲剧人物一直是评论家主要的争议。而该剧却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本文主要分析剧中主人公——小人物威利及其与妻子等人的关系,以及导致他对个人生活与职业的误解直至最后结局的主要原因,来阐释该剧的

7、真正意义,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困境。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暗含的悲剧主题。游航----在"美利坚"这个新世界被意大利探险家亚美瑞格·韦斯普奇发现后,千千万万的人为着所谓的"美国梦"涌向那里并定居下来.从此,"美国梦"便成了该民族永恒的话题."美国梦"让人们相信在美国,不论种族、性别和阶级,只要不懈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决心、勇气以及勤奋实现理想.因此,上百年来,"美国梦"几乎成了所有渴望成功的美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便深刻地反应了"美国梦"在一群普通民众

8、的生活中是怎样被塑造、被极力追寻的.他们之中,有的人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过上了更好、更富裕、更幸福的生活;还有的却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败与毁灭。毛信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它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向读者诉说了“爵士时代”美国梦的破灭。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批评运动和读者反映理论的兴起,文学研究从过去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