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ID:413901

大小:26.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7-30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西方的隐喻研究源远流长。学术界对隐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作为修辞格的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亚里士多德对隐喻作过系统性阐述。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比照关系,因此,隐喻与明喻本质上是一致的。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关于隐喻的产生和本质等问题,也出现了很多理论,如昆提良(Quintillian)的替代论、里查兹(Ric

2、hards)的互动理论、布莱克(Black)的创新论、莱考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等。但20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研究者把它看作认知工具,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Lakoff&Johnson1980年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之始。他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即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自《

3、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发表以来,对隐喻的研究开创了认知的全新视角,诸多中国学者也投身于此研究领域。比如:胡壮鳞的语法隐喻研究(2004),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对隐喻某一部分的英汉对比研究,如,蓝纯对英汉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2003),陈家旭对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2007)等。关于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成果目前还不是很多,有的研究者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也有部分研究者从认知着手。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的学者,有的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如邸丰(2006)、马燕(2008)等对英汉动物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有的则以映射理论为基础

4、比较中英隐喻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如吕岩(2006)。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最早研究隐喻用法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把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格,使文章更优美。1980年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将隐喻提到认知科学领域的高度。现在对隐喻的研究已经超出了修辞学的范畴,隐喻被视为认知事物、思考事物的一种方式。隐喻是用—个概念来代替另—个概念。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隐喻现象,动物隐喻是重要的一种。人与动物频繁接触,在这过程人们会发现动物的某些特征和人

5、或其他事物有相似之处,人类运用想像力把动物的这些特征映射到人或其他对象上,实现了不同概念间的意义转换。关于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成果目前还不是很多,有的研究者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也有部分研究者从认知着手。孙涛(2006)对隐喻和文化进行定义,提出一种新的隐喻研究分析的角度,即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英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具体分析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在文化角度上的重合关系。吕岩(2006)则以Lakoff的映射理论为基础,从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比较中英隐喻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Goatly(2006)探讨“人是动物”的隐喻命题

6、。作者基于生物学的达尔文主义与新优生学来阐释“人是动物”的隐喻,将这一重要的意识形态置入常规隐喻的概念化事实的解读,从而得出这一隐喻已超出了概念隐喻的互动思考,同时还有着情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同样的,邸丰(2006)也认为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存在着“humanisanimal(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因为动物因其丰富的属性和与人类的微妙关系,广泛运用于概念隐喻中,动物(源域)的属性映射到人类(目的域)。马燕(2008)也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指出文化对指称人的动物隐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来源域“动物”的影响。项成东和王

7、茂(2009)以“宇宙巨链”隐喻和隐喻突显性原则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动物隐喻现象进行跨文化比较,以揭示动物隐喻的本质。认为虽然英汉动物隐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文化特殊性。贾少宁(2009)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英译词“slumdog”引起的误解引入主题,分析了中英文动物词汇中易引起误解的文化内涵。刘立香(2010)通过收集50余种常见动物的名词与指人时的色彩和意义,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法,认为影响人们对动物隐喻色彩和意义认定存在差异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动物本身的多元特征及人类对

8、事物关注点的不同等。近二十年来,隐喻研究逐渐突破了单一的修辞格的分类与描写,走上了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的发展道路,成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我们除了可以将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还可以对英汉基本颜色隐喻、英汉情感隐喻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