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

ID:41390737

大小:752.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4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_第1页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_第2页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_第3页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_第4页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磨煤机拉杆断裂原因分析一、设备情况简介我公司磨煤机是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生产的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其拉杆机构起到连接在三角压力框架和筒体上、支撑三个磨辊装置及对磨辊装置施加5-15MPa的碾磨压力的作用。完整的拉杆机构由上拉杆、下拉杆、球面调心轴承、测量标尺、行程开关装置、密封组件以及连接卡套等部分组成。拉杆材料为42CrMo,分为上下两段拉杆,上拉杆通过球面调心轴承连接于上三角压力框架上,经拉杆上、下部密封组件由架体的密封加上引出,通过连接卡套与下拉杆相连接,下拉杆再通过连接卡套与液压油缸链接为一体,液压油缸底部有关节轴承,利用它将液压缸固定在拉

2、紧装置猫版上。由于拉杆密封装置环境恶劣,与拉杆接触的密封部位的粉尘、细煤粉粒浓度较大,细微煤粒容易形成高速涡流冲刷拉杆的密封部位。上拉杆在运行中存在着较大的瞬间剪切应力及振动现象,垂直振动±35mm,水平串动-10mm,振动频率~2.0HZ。2016年1月11日11时20分,运行人员通知,#1炉A磨煤机电流瞬间从42A降到38A,加载压力10秒钟内从8.8Mpa至7.5Mpa再到8.8Mpa。检修人员接到通知,立即到现场检查分析,经检查确认为其中的C3磨辊拉杆发生断裂。随即停止#1炉A磨煤机运行。更换#3磨辊拉杆及密封件。1月12日6时25分#1炉A磨煤机

3、恢复正常运行。二、断裂原因分析我公司的磨煤机在运行过程发现拉杆经常发生局部磨损现象,拉杆直径φ135mm,磨损部位为拉杆上两段约200mm长度的圆周整圈磨损深度4mm~6mm,为了节省备件的投资费用,从2012年开始部分上拉杆磨损部位采取了补焊修复措施,但2016年1月12日一根重复修复补焊过的磨煤机拉杆从补焊部位整体横向断裂,断裂后的宏观图片(见图一)。磨损的拉杆断裂图片(见图一、图二)。拉杆结构图(见图四)。拉杆补焊修复图片(见图五)图一图二:上拉杆断裂现场图片图三:上拉杆断裂图片图四:拉杆结构图图五:拉杆补焊修复图片通过对拉杆断裂现象的观察分析。认为

4、拉杆断裂由以下原因造成。1、从图一可以看出断口无塑性变形发生,断口有金属光泽,补焊区域呈现黑色过热痕迹,为断裂发生的起始位置,即裂纹源。由此判断,补焊区域存在的焊接缺陷和较大的应力以及低塑性导致了材料从该部位发生了脆性断裂。2、拉杆在修复时采用普通焊接方法,补焊后易产生冷裂纹,在长期剪应力作用下和因较重石子煤、黄铁矿、铁块等等引起磨辊装置带动拉杆产生不规则振动作用力下,裂纹逐渐扩展,以至最终断裂。3、拉杆密封处加工造成的影响:由于拉杆加工条件限制,拉杆密封处堆焊精加工未能达到工艺要求:a)、材质耐磨性能不好;b)、材质硬度不够;c)、加工光洁度不够;d)、

5、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工艺不当;e)、拉杆密封处堆焊后,材质发生变化,拉杆抗拉力及柔性下降。4、拉杆密封处进行反复加工使用的影响:本公司#1、#2炉磨煤机已运行约四年之久,拉杆磨损后都是再加工使用,某些拉杆已多次使用。目前发现已有两根拉杆断裂。拉杆密封处进行反复加工使用,拉杆抗拉力及柔性变差,易造成拉杆断裂。5、磨煤机制造厂设计的拉杆密封采用刚性密封环与拉杆接处,完全依靠密封风与一次风的压差来阻止磨内煤粉向外部泄漏,一旦煤中夹杂有铁丝、焊条头等铁件时就极容易造成刚性密封环的磨损,密封间隙增大后大量煤粒从磨内漏入拉杆密封小室内,逐渐将拉杆下密封损坏,从而增加拉

6、杆密封部位的磨损。三、防止断裂的建议1、尽可能减少拉杆密封处磨损:全部将把上下拉杆密封芯改成锥形结构,以减少煤粉和杂物的堆积,并在拉杆密封芯内镶入耐高温氟橡胶,形成拉杆与橡胶套的摩擦,减小了拉杆的磨损,增强密封效果。如下图六图六:改后的拉杆密封2、拉杆修复焊接材料的控制与选用:综合42CrMo钢的焊接性能及磨煤机拉杆的尺寸、工作特点,选用J507焊条。J507焊条与35CrMo的强度相当,强度虽略低于42CrMo,但采用这种低匹配焊条施焊,对降低焊接时冷裂倾向较为有利,采用J507焊条工艺较简单,容易实现工艺要求。3、拉杆修复的焊接要求:为了有效地防止42

7、CrMo高强度钢焊接冷裂纹的产生,预热是非常必要的。预热可以减缓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适当延长冷却时间,从而减少或避免淬火组织,焊后及时进行热处理可减少或消除焊接残余内应力,改善焊层的显微组织。(1)焊前严格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水渍;(2)对工件补焊区域及两侧各300mm长的范围内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300℃,升温速度80℃/h;(3)采用J507焊条,焊条直径φ3.2mm,使用前经300℃~350℃烘干2小时,然后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4)采用直流反接(即工件接负极),焊接电流80A~110A;(5)施焊过程中在焊接区域两侧采用履带式加热器保温,

8、连续施焊,控制层间温度在300℃一350℃的范围内。在不产生裂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