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

ID:41397802

大小:73.0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三个直接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为木原,即谁为第一性的方面(划分唯心和唯物的唯-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方面(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基木观点: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质,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2、,精神决定物质。基木形式:(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哲学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口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

3、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着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无物不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它表明运动的绝对性,无条件性。2.无动不物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表明运动的物质性。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的概念和特点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时间有一维性,不可逆性,一去不复返性。1.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长宽高)。(-)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1.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时间是用物质在

4、空间中的运动度量的。2.没有脱离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5•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含义、特点和形式)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补•会性的物质运动。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棊木形式:物质牛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6.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一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耍素之间和事物之间和互影响,相互制约,和互作用。2.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要求我们客观地看问题,反对唯心主义主观地看问题。(2)普遍性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片面地看问

5、题。(3)多样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具体地,有条件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抽象地看问题。(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概念:特指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变化。2.发展的方向:出低级到高级,出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不断产生,I口事物不断灭亡。(新成代谢)4.新事物和I口事物的含义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是在IH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它既否定了IH事物中消极腐朽的因索,又保留了IU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条件的因索,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

6、容。(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木规律。8.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中国哲学史上的矛盾观、欧洲哲学史上的矛盾观2.矛盾的含义: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Z间既对立,有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3•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1)含义: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2)表现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孑盾双方相互包含,

7、相互渗透。第三,孑盾双方相互贯通,和互转化。2.斗争性(1)含义:指矛盾这的对立面Z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2)表现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相互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地。孑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相互联结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不是“绝对的同一”,同中有异。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对立不是“绝对的对立”是异中有同。(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2)孑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收对方

8、屮有利于自身的因素。(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务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