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

ID:41409492

大小:60.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_第1页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_第2页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_第3页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最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次“一月一难课”成果总结《书籍伴我成长》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贾丽董丽丽1.课前教师批阅话题作文《书籍伴我成长》,发现学生作文屮的共性问题:1.罗列故事2•文中无“我”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挖掘素材,确定立意。2.如何把读书与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教学重点:学会如何把读书与自己的成反联系起来。教学难点:筛选素材,挖掘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孟子的名言“饱食,暧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导入。师:前儿天,我曾看到这样一句名言,颇有感触。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多媒体展示孟子名言)。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师

2、:大家看來是读懂了孟老先生。我读后是惊出一阵冷汗,想想自己有多少个日子是过着禽兽一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时时拿孟子的这句话鞭策自己,多读书才有长进。二、表扬本次作文完成好的同学:有的整体、有的局部优秀,表扬人数在半数以上。大家写作吋遇到哪些困惑或者困难?生1:我的想法跟感悟很多,却不知如何下笔?生2:不知道怎样跟口己的成长经历联系起來。生3:觉得文章干瘪,写不出东西来。师:首先就是一个如何确定小心的问题。咱们就先从这一点开始,共同探讨解决。三、筛选素材,确定中心。(一)例文引导:师生共同分析例文《追求光明的使者一一郭沫若》师:读《追求

3、光明的使者一一郭沫若》,从素材选择和立意挖掘上,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作者所用的素材均来自语文课木。不论是诗句还是照片,都在课文屮出现过。生2:作者从多个素材中提炼11!了一个点,那就是郭沫若对于光明的热烈追求,如同飞蛾扑火一般,这一点贴切而深刻。生3:作者对于郭沫若形象的感悟更多的来自他的作品。师:大家吊析得很有道理。确实如此,“读其文,见其人”,我们对于作家的了解和感悟就是建立在对作品文字的读上。(二)提炼概括,确定中心。以“我眼中的苏轼”为例。师:苏轼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位词人。我们从小学以來就学过他的很多诗词。大家读一读手中的

4、材料(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苏轼诗词),心中浮现岀苏轼怎样的形彖?学生朗读。师:苏轼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首诗词中可以看得出来?生1:我感觉苏轼是一个对生活观察特别细致的人,再细微的事物他也能写出情趣写出哲理。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屮”,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生2:我感觉苏轼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自己对弟弟的思念。再如那首

5、《江城子》读來更是让人禁不住流泪。生3:我感觉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苏轼对自己的自嘲;再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自己对亲人深重的思念中解脱开來。还有“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师:大家对苏轼的感悟,可谓是千人千面。听完后,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同学们如果写苏轼,你们的发言里就已经明确文章的屮心和所选素材了。大家都C经学会了在作者的文字中提炼作者的为人处世的精神或者风骨,作为我们写作的重点。大家能不能再接着想想,能否有一种风貌可以涵盖你们各自对苏轼的不同感知形象。学生讨论、发

6、言。师总结:诵读苏轼的诗词,我们感受到苏轼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他能读出自然特有的密语;他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每一人每一寸吋光,生离的兄弟,死别的亡妻,吋间不会消亡他的记忆,只会增长一分一分的思念;他热爱生活,甚至热爱生活中的苦难,所以他总能从怵I苦中,从寂寞里,从磨难时,昂头挺胸笑对生活,欣赏生活。如果我们能把苏轼写到如此立意,文章是不是更显高远呢?而我们怎样才能让立意深刻,瞧瞧我们自己是怎样做的一一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提炼概括,明确中心。四、简笔勾勒,丰实形象。师

7、:确定好中心,筛选好了素材,一篇文章就有了骨架和灵魂。病文呈现: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一纳兰性德《浣溪纱》纳兰性徳,字容若,初名成徳,后改名性徳;他出身满清贵族,是清初重要的词令家。其词情真意切,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这首《浣溪纱》就是其中的一篇。师:好文章还必须要有血有肉。让打动你心灵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站立在我们面前,不再是纸面上干瘪疏远的名字。像上文一样,摘

8、引过多,缺乏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是好多同学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怎么把原文中的摘引材料变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來呢?探写法提示1•定点扩展。定点于一则材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彖,将材料做切合观点、强化情感等作用的扩展。如:“谁念西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