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

ID:41412314

大小:60.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4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_第1页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_第2页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_第3页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_第4页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古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鉴赏要点一对作品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提问方式:“这一联小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为什么?”或“甲词可否换成乙词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答题方式:①解释字面意思和内涵②指出运用的手法③点明妙在何处(可从杲物特点、主旨、情感和意境等方而分析)【典烈例题】20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为红树,雨屮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伞?/span〉【答案及分析】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表明赞成的一点)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

2、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ft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引文赏析)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突出的情感)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照应试题)【迁移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冋答问题。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K注H穀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对词屮“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鉴赏要点二:对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答题方式:①描写了……生活(景物)②抒发(寄寓、揭露、赞颂)了……的

3、情感(感叹)③表达了……感情。一一描写了……抒发了……表达了……【典型例题】2006年全国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Fkj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腾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0【答案及分析】(1)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2)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迁移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

4、后回答问题。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笔行,冷磷依萤聚土膛。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勒此代指竹杖。“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悄?请简耍赏析。鉴赏要点三:对作品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辨析答题方式: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②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命题方法:1、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典型例题】2006年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乂來。[注]①将:行,流过。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5、析。【答案及分析】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釆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回答“是什么”方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乂來”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了”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具体回答“怎样釆用”这些方法)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好处一一对主旨的作用)2、从“为什么”(好、不好)的角度出题,分析好或不好的原因。【典型例题】20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冇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答案及分析】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人特点是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对情感和主旨的作用)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3、从“怎么样”写的角度命题:常见的描写角度:①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②空间方位。如上匚远近等。①时间的变化。例如华清宫前后的变化。②情感角度的变化,以他人思念自己,来写自己对他人的思念。例如,“遥知兄弟登山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花口飘零水口流。一

7、种相思,两处闲愁。”③各种修辞方法(是从句子而言)。④抒情的方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⑤其他描写的技巧。例如虚实、抑扬、动静等。【典型例题】东郊(唐)韦应物吏舍①局终年,出郊②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依丛适H憩,缘涧还复去③。微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注释:①吏舍,官署。②郊,郊外。③还复去,徘徊。(2)“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两句,是如何描写这里的迷人春景的?【答案及分析】(2)“微雨”和“春鸠”,一见一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出迷人的春景(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