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ID:4142860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29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_第1页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_第2页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_第3页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_第4页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一)对宗教活动及场所的监管(二)规范案件查处(三)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一)对宗教活动及场所的监管单位名称:杭州市拱墅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为了加强对宗教活动及场所的监督管理,依法打击违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场所,促进宗教活动的和谐开展和场所的有序发展,保障群众的信教和不信教权力,贯彻好宗教工作促和谐的工作方针,特制订如下监管制度。一、监督检查对象全区宗教活动及场所二、监督检查内容已登记宗教活动及场所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主要检查下列事项:1、是否存在未依法申报登记宗教活动场所的行为;2、是否存在未依法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新建建筑物的行为;

2、3、是否存在未依法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和义工培训班的行为;4、是否存在未依法举办宗教活动的行为;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监督检查事项。三、监督检查方式(一)日常巡查:由区民宗局进行巡查;(二)属地监督管理:由各街道办事处对所辖区域内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巡查;(三)对受理的行政许可投诉、举报案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督方式。四、监督检查程序开展宗教活动及场所法制监督和相关行政许可事项事中事后监督检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由二名以上工作人员开展宗教活动及场所法制监督,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宗教活动场所所属街道;(二)工作人员向宗教活动或场所负责人出示

3、执法证,说明来意,告知其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三)听取宗教活动或场所相关情况的汇报;(四)监督检查人员对被许可人履行行政许可法定义务是否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等情况实施核查并制作行政许可现场检查笔录,交当事人确认签字;(五)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六)向宗教活动或场所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五、监督检查措施及处理在实施监督检查中发现宗教活动或场所有违法情形的,应当根据情况依法做出责令限期改正、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确认违法或者依法撤销的纠错措施。宗教活动或场所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1、未按规定申报登记宗教活动场所;2、未按

4、规定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新建建筑物;3、未按规定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和义工培训班;4、未按规定举办宗教活动;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监督检查事项;6、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而被依法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因被许可人的过错被依法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利害关系人请求撤销行政许可的,应当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依法不予撤销的,应当说明理

5、由。(二)规范案件查处单位名称:杭州市拱墅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一、立案标准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以外,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下列范围内存在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应当立案查处:(一)擅自举行大型宗教活动;(二)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备案手续、未建立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违背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违规接受境内外捐赠,拒不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或者发生重大事故、重大事件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三)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组织、举行宗教活动,接受宗教性捐献;(四)擅自组织穆

6、斯林到国外朝觐;(五)在宗教活动场所外或未经宗教事务部门认可的场合主持、组织宗教活动或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传教,未经认定并备案的人员主持宗教活动,或宗教教职人员未经批准擅自跨地区主持宗教活动,未经批准举办宗教培训活动;(六)个人和非宗教团体在公众场所设置宗教设施,或未经批准,扩建、迁建宗教活动场所;(七)擅自举办非通常宗教活动;(八)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宗教院校,以及宗教活动场所已被撤销登记仍然进行宗教活动;(九)违规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十)擅自修建、制作大型露天宗教景观;(十一)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十二)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干扰宗教团体或者宗教

7、活动场所正常宗教活动;(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与宗教有关的活动。二、查处流程和报告程序一般程序处罚案件查处流程包括立案、调查、告知、决定、结案等七个步骤:(一)立案。执法人员认为违法、违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填写《立案呈批表》,附上证据及相关材料,报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对报批立案的案件,除法律、法规等有明确的规定外,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自发现或者受理案件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二)调查取证。立案后,执法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执法人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应当收集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