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 (2)

《沁园春长沙》教案 (2)

ID:4144184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沁园春长沙》教案 (2)_第1页
《沁园春长沙》教案 (2)_第2页
《沁园春长沙》教案 (2)_第3页
《沁园春长沙》教案 (2)_第4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完成古诗词的各个考点。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2、比较法。如对《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的比较。【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诗词已经深深地

2、浸透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了。阅读鉴赏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纯净我们的心灵,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在学习这首诗词之前,我需要考验一下大家以前的语文功底。《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诵读欣赏(美读:韵味,情境)1、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两名学生)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

4、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2、老师朗读——学生集体读三、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一扫写秋诗词的颓唐、低落,豪迈、奔放的情绪像彩霞满天、急流奔涌,展

5、示了主宰天下的雄心壮志,流露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1、与诗词相识我们看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哪位同学能叙述这三句的大意?4生: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师:老师想问问你,在这里,作者都向我们交代了什么?生:独立——作者;寒秋——写作时间;橘子洲——地点;湘江北去——环境。师:我们看“独立寒秋”这句语法采用了倒装,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那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个词呢?生:独立。师:“独立”这个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呢?生:独立不仅表明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

6、界里,可以让读者想象出诗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而倒装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毛泽东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临危不惧的伟人形象。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这前三句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大家为讨论一下,我们请同学回答。(独立寒秋图)让我们注意一个“看”字,它一直领起到那一句?生:万类霜天竞自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染”写出了什么?突出了山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生:遍—写出了红之广;染—像工人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美丽。师:看到“红“字,我们会想到什么呢?,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生:会很自然地想到革命的火炬。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师:回答得很对

7、,这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式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命运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那么接下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呢?生:“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师:好,江指湘江,“漫”字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状态?生:溢满之状。师:我们都知道,春天的水会涨,而秋天的水应该是消退的,那么为什么湘江水还这样盛呢?生:这里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来象征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师:那“百舸争流”中,“百舸”、“争流”又指什么?生:“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师:写出了江中怎

8、样的场面?生:写出了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昂扬奋进,热闹、壮观的场面。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