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

ID:41455637

大小:64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5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_第1页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_第2页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_第3页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_第4页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2、过程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祖国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以及热爱祖国的豪迈之情。教学重点:1: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司马迁《史记》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加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节课科技和

2、医学的基础上,我们接着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它包括宗教、思想、史学、艺术。新授:指导学生参考黑板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一、宗教1、佛教:起源,传入我国的时间,教义(主要观点)2、道教:产生时间,创始人,教义。3、这两大宗教的异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给所在小组加分,并及时评价。二、思想:因是阅读课文,只要求学生了解思想家王充及生活时代,著作名称,无神论思想。[来源:Z+xx+k.Com]三、史学:1司马迁生活时代,著作名称、内容、体裁,历史地位。[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2他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

3、部史学巨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是先天条件加后天努力的结果。四、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参看三单元彩图和书95页动脑筋,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和世界地位,感受秦强盛的国力和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小结:板书设计: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宗教1、佛教[来源:学。科。网]2、道教3、异同点[来源:学科网ZXXK]二、思想三、史学四、艺术14第18课三国鼎立教案学习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况。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

4、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难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讲授新课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似水”引入本课。二、向学生展示问题,看问题阅读课文,填表格。(表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来源:学.科.网][来源:Z_xx_k.Com]影响(表二)政权名称时间[来源:学&科&网Z&X&X&K]创建者都城表三:魏、蜀、吴三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他们采取了哪些的措施[来源:Z

5、xx

6、k.Com]魏 蜀 吴 三、微课讲述四、图片讲解,解决问题,巩固练习。五、本课小结14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

7、习教案一、教学目标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二、学习过程直接进入主题,使学生清晰的明确本节课程的内容,讲练结合.1.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时期:体质特征:劳动工具:取火方式:生产活动:社会组织:思想观念:2. 记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畜牧业的情况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河姆渡居民半坡居

8、民距今时间:生活区域:劳动工具:农作物:房屋样式:14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结合课本的图片进行记忆和复述三、巩固练习1.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A.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B.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2.学完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在钻木取火烧烤食物,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A.元

9、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来源:Zxxk.Com]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挖掘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稲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D.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4.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遗址,应到:()A.西安B.北京C.浙江余姚D.云南元谋5.下列对半坡氏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黄河流域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较早种植粟D.使用铁器6.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

10、居民种植水稻,决定南北种植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饮食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来源:学科网ZXXK]7.黄河和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