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

ID:41469259

大小:71.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5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_第1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_第2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_第3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_第4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60分)1.《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別舟炎IJ楫,以济不通,弦弧炎IJ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Z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Z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Z物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C.坚船利炮是西方技术Z长技D.学习西方就是为了战胜西方2.1816年,英国阿美丄德使团访华时被要求磕头以谢皇恩,经争収后改为单膝下跪叩头三次。在颐和园等待接见时因犬气炎热耍求稍事休息,清廷官员认为不能让皇帝久等而将其斥骂。这一现象反映出()A.对外政策的松动B.文化专制的加强C.朝贡体制

2、的破产D.天朝心态的延续3.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仁虽然在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社会危机的影响B.经济变迁的推动C.理学功能的更新D.中央集权的削弱4.1875年,郭嵩憲奏称:“西洋立国…其木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宗旨和指导思想B.突破了洋务思想的局限C.实质是呼唤新一轮的政治革命D.对两方社会缺乏全血•认识5.清末某官员谈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

3、尽Z地宝,外收已亏Z利权。是铁路Z利,首在利民,民Z利既见,而国Z利因Z。利国Z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O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6.屮国近代有维新志士提出“变法之木,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人成,在变官制”。示人评他“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他是A.郑观应B.康有为C.谭嗣同D.梁启超7.“康冇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口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而的否定B.促使

4、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D.客观上冇利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脸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C.推动了口话文运动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9.冇学者认为,康冇为在文化方Ifli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冇为的维新思想()A.削弱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D.推动

5、了革命思想的传播10.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在许多刊物中以《论今FI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等文章来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这种现彖深刻反映出()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B.西方法制精神彫响重人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11•梁启超说:“吾国Z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以为奴隶,积Z既久,民Z口视亦如奴隶焉。……吾国Z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下列主张与梁启超意图相似的是:A.民为邦本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人民主权12.44、1894年夏历七刀,御史安维峻弹幼康冇为“非

6、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这是因为此书()A.否定了孔了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徳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13•“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是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R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这表明()A.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梢神的观念B.维新变法最终得到清政府推行C.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D.中华民国实践了“新政”方案14.19世纪末《屮报》报道:“(洋人在屮国开矿时)惟是屮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

7、有开矿Z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來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Z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A.肓冃排外成为社会主流B.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C.民族工业步履维艰D.中西文明激烈碰撞15.梁启超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康有为、严复、孙屮山等很多人也是主张、观点不断变化,思想“多变”,这儿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文化现彖说明了()A.中国的现代化突飞猛进B.西方侵略的冲击L1益深入C.近代社会剧变催人猛省D.旧民主主义革命任重道远16.19世纪后期,“康有为的一系列著作,冲击着中国士大夫的粕神世界,用梁启超的话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