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

ID:41469747

大小:60.1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5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1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2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3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4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5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6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7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8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9页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_第10页
资源描述:

《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而不同的作文5篇(834字)当霸王骑着乌雄化作鬼雄,当虞姬将生命化为矛尖之蓝;当屈原幽思而作《离骚》,消失于汨罗江;当渊明自叹“守拙归田园”,日日无事而空吟,我不禁重新审视《论语》中的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善哉,孔夫子之论;善哉,好一个“君子和而不同”!漫漫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文人墨客,他们从心底喊出了一句:“和为贵。”看古代历史。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县令。祁黄羊没有一丝犹疑,掷地有声地说:“让解狐去当。”晋平公大惊,解狐可是祁黄羊一等的仇敌。祁黄羊说:“你只叫我推荐心中的县令,他的确优秀。”君子之心如此宽容,推贤荐能,一句“和为贵”,国家得以强盛富邦。再看近代历史。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顶着世界反华势力,始终遵循着“和为贵”思想,在亚非国际会议上力挽狂澜。“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了会议的胜利召开,维护了各国间的和平,更重塑了一个大国的威望。君子之和弥足珍贵,搬开无为争执的绊脚石,一心向着理想冲。漫漫五千年,另一声雄浑的呼喊在我耳畔回萦。它说:“舍生而取义。”我们誓死也要坚守那份不同,那份即使别人不理解的对真理的执着。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多少人说他文章空洞无文,多少导师要他“不写三岁小孩的玩意”,他都以一笑而报之。终于,他的散文集《花未眠》轰动了世界,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发现海棠花未眠。”感动了多少心灵。善于保存心中的那份“不同”,让我们的个性有如“花未眠”。再说沈从文

3、。当人人埋怨的时代,他以自己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拥抱那古老的边城,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不让它受到尘世的玷污,让心以原始的状态存在。贫穷,落后,在他的笔下,蜕变成了一个水美、山美、人美的天地。坚守心中的家园。正如鲁迅所说:“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曰自由。”真理常在胸,君子善守不同。君子和而不同。苏轼说:“人间有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相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见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甚大,而其志远也。”这不这正是对君子和而不同最精辟的解释吗?善哉,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作文二:和而不同(906字)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一―题记如果向水中

4、加水,又有谁能食呢?如果只有一种音调,又有谁能听呢?晏子这个浅显的比喻,却道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诚然君子之间就像是阴阳八卦图中的黑白两鱼,两鱼有着看似截然不同的特征,但他们游动的身体却组成了世间最完美的图形一一圆。历史上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熟谙这个道理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怀着“报国济世”的梦想,在面对那个风雨飘摇的宋朝,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王安石认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以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

5、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而司马光却认为“祖宗之法有何谬误,只是现在实施地太失败了,只要励精图治,就能让大宋保持千秋万代,为何一定要变祖宗之法。于是两人成了政见上的死敌,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就极力反对,甚至不理政治,闭门写《资治通鉴》。而私底下两人却是好友,都是对对方有着足够的敬佩。当王安石临死前,就告诫叶涛(王安石的弟弟的女婿,很受王安石器重),“若学诗,当师苏子瞻,一点浩然气,干里快哉风。若为政,当师司马光,葵花向日倾,清廉两袖风……”可惜叶涛最终却没有放过司马光,追贬以死的司马光的官职,不提也罢。(1132字)一九五三年的万隆会议上,

6、新中国遭到了某些国家的怀疑与敌视。面对众多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疑虑和他们对于共产主义的担心,周总理提出了后来闻名世界的,各国纷纷效仿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注视中国的目光一下就变得温和而友好。而在周总理身后为支撑的,正式两千年前孔子的那句:"和而不同”。中国历史凭借其浓厚的君子思想孕育出了孔子的那句“和而不同”,同样也孕育出了这样的一类人。而在这类人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朱熹和张式。朱熹和张式年龄相仿,同为当时着名的哲学家。他们在岳麓书院进行的学术讨论,被后世称为“朱张会讲”。他们两人本在学术上不同,有些乃至相背。但在友好而激烈的学术讨论中,两人渐渐发现了哲学的内核。两人所持观点,虽表象不同,却在本

7、质趋和。故此,二人的学术皆有精进,却又并未统成一说,而是在相当的高度里保持这和而不同的境界。以至于朱熹用诗句来会议他与张式之间的学术友情:忆昔秋风里,寻朋湘水旁。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联床。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诗中句句,皆是朱熹对于这位与他和而不同的朋友的真情实感。至于王安石,更是此类中的杰出代表。王安石能与司马光“不同”,靠的是对于世间真理的自信;而与包括苏轼、欧阳修在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