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

ID:41473588

大小:69.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5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_第1页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_第2页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_第3页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_第4页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专题一至六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泊头一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五次周测历史试卷一、选择(40题,一题2分)1.“在屮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Z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地主士地私有制的变迁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2.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味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一?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携带大量纸币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収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④少部分货物

2、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纹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4.甘蔗种植是清代赣南商品农业屮重要的产业。同治《南康县志》载闽粤籍客户“嘉道以来,种植繁多,酹与禾稼,核其岁入,儿与闽粤争利广矣。”而在同一县志上却记载“若懋迁有无,虽十倍之利,宁弃弗顾,弃农作商,康人绝少。〃以上史料不能表明A.重本抑末已内化为农民的思想观念B.甘蔗等经济作物的

3、大量种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D.县志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地人重农抑末思想相矛盾5.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起担保责任,保证簡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A.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B.清代的服务行业发展迅速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6.《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

4、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嘱FI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7.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

5、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川“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白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2.1911年中国草帽辫(欧洲妇女装饰用品)输往欧洲突破白银1()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又增至771万余两。同期屮国面粉畅销英、法、俄、东南亚等国。这些现象主要说明A.海外市场影响着中国民族经济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辛亥革命冲击了西方殖民者的在

6、华势力3.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屮记述:“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A.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B.外国人操纵屮国茶叶价格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4.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时间北京(北平)天津上海全国1925231433841934年2105993——摘编自:朱荫贵《两次1比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全国政治屮心的南移C.日本全面

7、侵华战争的爆发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12.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8%1942年58%78%49%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需要B.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国际援助的增多D.官僚资本的膨胀13.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屮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