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复习1

史学概论复习1

ID:41478898

大小:91.1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25

史学概论复习1_第1页
史学概论复习1_第2页
史学概论复习1_第3页
史学概论复习1_第4页
史学概论复习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学概论复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学的专业词汇历史: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过程,是不依赖于我们今天主观意识的以往的客观存在。站在人类的角度,“事物”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一般所言的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客观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是系统叙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理化、系统化认知。历史观与历史哲学:历史观是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总体性认识。历史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理论,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的论证。二者的区别是历史观可以

2、不作理论论证性的表述,可以寓于其他历史撰述或散见于判断的表述。历史哲学则是解决诸如社会历史的根本性质、历史是否发展、如何发展、历史发展的动力如何、历史发展的方向及有无规律等重大问题。史学理论:所谓理论,是一种总体性、抽象性的系统化认识,并且以逻辑论证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史学理论是将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区别在于研讨的对象不同,二者不应混淆,但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史学理论应解决诸如历史学的性质、任务、特点,历史学可否真实反映历史,史学的功能,历史认识如何检验,史家的应有基本素质,史学的研究方法等等问题。史学概论: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一个系统学科的名

3、称,只作为一个传习知识的课程载体。其主体内容应当是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有极密切联系,又离不开史学史内容的辅助,因此成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技能修养、史学史内容的综合组装体。而各家的此类著述'各学校的课程内容,构成均有较大差异。史学概论的这种性质,正好适合向大学生传授关于历史学的综合性理论知识。史学的特点:滞后性;选择性(关联性);不可重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史学萌芽:记言记事类史书的出现【例如:《春秋》】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

4、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J但这种写法有损于历史的客观性。史学的确立:汉代,纪传体史书的开创《史记》体例:《汉书》体例:《本纪》12卷(《项羽本纪》)《纪》12卷《世家》30卷(《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列传》70卷(《太史公自序》)《传》70卷《表》10卷《表》8卷《书》8卷《志》10卷史记三家注=(刘宋)裴胭:《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日)注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j龙川龟次郎)《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

5、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史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通典》:唐杜佑著。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述了唐玄宗天宝末年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对唐代制度的记述尤为详实。《通志》:南宋郑樵著,共200卷,分传,谱,略3部分。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二十略最为有价值。“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

6、,《文献通考》:元朝马端临著,是一本记述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专著,共348卷。宋: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将《资治通鉴》分为239个事目,每件事自成首尾。在传统的编年、纪传体之外,开创了新的史书体例——纪事本末体。❖三通:唐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十通:唐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清朝:考据学的兴起;1、对明代心学的反动2、清初的“文字狱”3、遗民心态,保存国史4、“康乾盛世“为纯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初三大家

7、:•顾炎武《日知录》❖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新创学案体撰写学术思想史(学案体史书的出现)❖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对历史事件原因、背景'变迁、影响的评论考证历史的代表作: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赵翼:《廿二史札记》《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著作。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