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ID:41479756

大小:66.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5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_第1页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_第2页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构造简单、肉眼不能见到的微小牛物,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方大数百倍、数千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2、微生物的分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3、细菌以微米作为计量单位。4、细菌的基木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形(螺形菌)。5、细菌的基木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核质。6、区别要点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细胞壁,菌体裂解后释放而出山

2、活菌直接分泌或细胞溶溃后释放化学成分脂多糖和蛋片质结合的复合物高分子蛋白质稳定性耐高温,100°C,lh仍不能破坏不耐髙温,60-8°C30min即可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等。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可引起特殊临床表现。抗原性弱,刺激机体对多糖成分产生相应抗体,但无中和作用;不能经甲醛处理形成类罟糸。强,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液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仍有较强抗原性。对蛋白酶的敏感性不敬感,不被破

3、坏墩感,易被破坏7、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外膜(脂蛋口、脂质双层、脂多糖。)8、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厚度:厚20-80nm«薄,10T5nm。肽聚糖组成:聚糖、侧链、交联桥。聚糖、侧链肽聚糖含量:多,占细胞壁干重50%-80%o少,占细胞壁干重5%-20%°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仅1-3层。机械强度:高,较坚韧。差,较疏松。糖类含量:多,约45%。约15%-20%。少脂类含量:约1%-4%o少多,约20%o

4、磷酸壁:+—脂蛋白—+外膜—+脂多糖—+溶菌酶作用:被破坏多不受影响青霉素作用:敏感不敏感9、细菌的特殊结构:①荚毛。在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容易形成,由多糖/多肽组成,有抗吞噬、保护作用,增强细菌的抵抗力。有抗原性。②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蛋白质丝状物,可能与致病性有关,可能有粘附作用。③菌毛。是蛋白质丝状物,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重耍关系。④芽抱。在不良条件下形成,抵抗力强。10、革兰染色法:取菌,①初染(结品紫染液1分钟,水洗)、②媒染(碘液1分钟,水洗)、

5、③脱色(95%乙醇数次,水洗)、④复染(稀释复红液1分钟,水洗)。吸水纸吸干,镜检。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11、检测细菌各种代谢产物的试验,统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大肠杆菌的IMViC的反应为++—。产气杆菌为一++(卩引味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機酸盐利用试验。)12、热原质许多细菌能合成一种物质,注入人体或动物体能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13、菌落将细菌划线接种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经过一定吋间,单个细菌即可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14、正常微生物群(

6、丛),寄居在人体一般情况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丛)。15、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作用:屏障作用、营养代谢、免疫效应、解毒作用。16、条件致病菌,平时不致病,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17、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18、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一19、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20、高压蒸气灭菌的压力为102.969kPa,温度121.3°C,15〜30mino(热力灭菌法

7、: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21、细菌的致病力依赖于细菌的侵袭力和细菌的毒性产物。侵袭力是指病原菌抵抗和破坏机体的防御功能,有利于细菌在机体内扩散和生长繁殖的能力。⑴粘附因子(菌毛)⑵抗乔噬与扩散因子:①荚膜物质②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即扩散因子、血浆凝固酶、卵磷脂酶)。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2、类毒素:将细菌外毒素用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使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索。23吞噬细胞分为人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吞噬结果: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24

8、、带菌者是无临床症状,但体内带有病原菌又不断排出体外传染周围人群。25、毒血症病原菌不进入血流,产生的毒素入血,引起毒素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菌血症病原菌入血,但在血中一般不繁殖,如伤寒病早期。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引起严重的全身屮毒症状,可出现高热、皮肤黏膜出血、肝脾肿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进入血流,在血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转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化脓性病灶。26、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淸与组织液中--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27、人体免疫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