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

ID:41480790

大小:60.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5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_第1页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_第2页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_第3页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_第4页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产品工艺学复习纲要1•现代牛物产品牛产特点:咼投入、咼产!11、咼风险2•柠檬酸发酵微生物:利用糖质原料的黑曲霉、利用止烷炷的解脂假丝酵母3•利用黑曲霉发酵产柠檬酸所需条件:①选择能快速分解代谢的碳源,浓度要高于50g/L(高糖);②磷酸盐浓度为亚适量;③用生理酸性的无机氮源,一般用鞍盐;④pH低,必须小于3;⑤过量通气,以保持高通氧量;⑥Mn2+、Fe2+、Zn2+含量要很低,特别是Mn2+(柠檬酸发酵时对Mn2+极为敏感。在缺乏血2+条件下,黑曲霉的HMP途径和三竣酸循环酶水平低,导致某些合成代谢的减弱和细胞内NH4+。细胞内这种高浓度的NH4+可降低柠檬酸根对果糖磷酸激酶

2、(PFK)的抑制。)。4.黑曲霉中柠檬酸积累机制:①由于Mn2+缺乏抑制了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内MH4+浓度升高和一条不产牛ATP的呼吸支链,这两方面的因素分别接触了柠檬酸和ATP对PFK的代谢调节,促进糖酵解途径畅通;②由结构型的丙酮酸竣化酶提供草酰乙酸;③一旦柠檬酸浓度升高,就会抑制异柠檬酸脱氢酶,从而进一步促进柠檬酸自身的积累。5•氧在柠檬酸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氧是柠檬酸发酵的理论底物之一,对柠檬酸发酵有关键性影响。同时发酵牛成的NADH在重新氧化时还需要氧气作为底物,因此柠檬酸发酵时需要高通氧量。另外,在黑曲霉中不仅有标准的呼吸链,还存在一条需要高氧强度下才能维持的对水杨基氧

3、月亏酸敏感的呼吸链,该链的功能是在氧化NADI1的同时不产生ATPO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生产过程屮只要通气屮断很短的时间,就会导致柠檬酸产率急剧下降,而对菌体生长并无不良影响。6.柠檬酸合成的关键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7•柠檬酸发酵工艺:表面发酵、固体发酵、深层发酵&淀粉质原料的糖化:黑曲霉虽然有糖化的能力,但柠檬酸发酵菌种的糖化或液化的能力不强。为了缩短发酵时间等目的,当以淀粉作原料时,必须先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发酵条件的影响:黑曲霉最适牛长温度为33-37°C;黑曲霉最适牛长pH为3-7,菌体生长期,pH维持在4.5,柠檬酸积累时,最适pH为2-3;黑曲霉生

4、长期溶氧分压不得低于1.8KPa,产酸期不得低于3.2KPa・9•细菌生物合成乳酸机制:同型发酵(葡萄糖经EMP途径讲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氧酶的催化下还原为乳酸,一般认为转化率在80%以上者,即视为同型乳酸发酵)、异型发酵(除生成乳酸外,还生成CO2和乙酸,其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6-磷酸葡萄糖酸途径HMP和双歧途径)米根霉发酵乳酸机制:能产生淀粉酶和糖化酶,故能利用糖也可利用淀粉或淀粉质原料直接发酵生成乳酸。米根霉发酵产乳酸为异型发酵,但是在好气条件下合理添加营养盐和微量金属元素,异型乳酸发酵可转变为同型乳酸发酵。11•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是: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

5、属中的细菌10.发酵生产乳酸的工艺:单行发酵(将原料预处理与乳酸发酵分开进行)、并行发酵(在一个反应容器中同时进行几个反应,通常是将酶解糖化过程与发酵过程结合起来进行)12•生物素的影响:①对糖代谢的影响:生物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主要是影响糖降解速度。牛物素充足条件下,丙酮酸以后的氧化活性虽然也有提高,但由于糖降解速度显著提高,打破了糖降解速度与丙酮酸氧化速度之间的平衡,丙酮酸趋于生成乳酸的反应。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关键酶,而异柠檬酸受葡萄糖、琥珀酸阻遏,为乙酸所诱导。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谷氨酸时,通过控制生物素亚适量,丙酮酸氧化能力下降,乙酸生成速度慢,异柠檬酸

6、裂解酶的活性很低;同时在牛物素亚适量情况下,因琥珀酸氧化能力降低而积累的琥珀酸就会反馈抑制该酶的活性,并阻遏该酶的生成,因而乙醛酸循环基本上是封闭的,代谢流向谷氨酸方向高效率的移动。②对氮代谢的影响:控制谷氨酸发酵的关键Z—就是降低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使合成的谷氨酸不会转化成其他氨基酸和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生物素亚适量时,几乎没有异柠檬酸裂解酶,琥珀酸氧化力弱,苹果酸和草酰乙酸脱竣反应停滞,同时乂由于完全氧化的降低,ATP浓度降低,导致蛋白质合成水平降低,在钱离子浓度适量存在下,积累谷氨酸。生成的谷氨酸也不通过转氨作用生成其他氨某酸和合成蛋口质。13•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低浓度糖的流加糖

7、发酵工艺;需要较多的氮源,采用尿素为氮源,分批流加;谷氨酸发酵的碳氮比较高,为100:(15-21),当碳氮比为100:(0.5-2.0)时只繁殖菌体,几乎不产谷氨酸;当碳氮比为100:11时才开始积累谷氨酸;无机盐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和重要;生物素要亚适量。14•谷氨酸发酵影响因素:谷氨酸生产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合成谷氨酸最适温度为34-37;发酵前期控制pH7.5左右,发酵中、后期控制pH7.2左右;需要不断补充氮源和调节pH;谷氨酸时兼性好气菌。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