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

ID:41493432

大小:57.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6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_第1页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_第2页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_第3页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_第4页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应对考场作文挤牙膏现象摘要:针对语文考场作文中的'‘挤牙膏”现象,笔者溯本求源,尝试更新观念,师生协作,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侧重阅读积累,强化训练,加强练笔,力图有效根除这种现象。关键词:考场作文;挤牙膏;根除;措施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295-02我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了,并多次参加了中考作文的批阅工作,回想中考作文批改中的点点滴滴,真是痛心疾首。因为大多数学生的考场作文是生拼硬凑,味同嚼蜡。挤牙膏现象成了现今考场作文的通病。可这真的是不治之症吗?我认为这种病症是完全可以根除的,如何根

2、除呢?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觉得还必须从源头抓起。多年来,中学生作文时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没什么可写”,此种现象实际上是由于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统一命题强求一律所致的。通常情况下每次教师画定一个圈,学生很难从圈里转悠出来,学生硬着头皮写,教师硬着头皮改,双方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长此下去,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费时颇多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作文的框框太死,学生大多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而是奉教师之命,按要求去生憋硬挤,于是无病呻吟、矫揉做作、故弄玄虚、假大空等弊端不一而足。试想这样被动

3、地为作文而作文,怎能提高作文水平呢?不仅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无从谈起,恐怕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学生平时肚子里没货,自然写作没激情,待到了考场上不硬着头皮、绞尽脑汁挤牙膏那才怪呢,挤出的文字也肯定是苍白无力的,虽然近几年颇为流行的话题作文的泛滥表面看来是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松开了学生的手脚,但随即“四不象”作文大举进入了中考作文阅卷者的视野,殊不知话题作文的"不限文体”绝不是不要文体,而是不限制死文体,给学生放手选择文体来写作的空间。老师阅读这样的"四不像”作文甚是头痛,这的确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大尴尬。以上是现今作文教学中司空见惯的,试想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文

4、时自然就打怵,为了完成老师的一次写作训练,有的东找找西抄抄,有的干脆胡乱瞎写一点,应付交差了事,甚至有的干脆就不写不交,平时如此,上考场不挤牙膏那才叫怪呢!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输出多而输入少,日后是要枯竭的”,针对这一弊端,我想从信息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听读是信息输入,说写是信息输出,没有输入的积淀又怎能输出,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养是在平时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的。要想“有的可写”,读书、看报、听广播是素材积累的基本途径之一,“生活里是没有旁观者的”,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更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否则想改变现状,走出作文畸形怪

5、圈,那只能是一句空话,甚至天方夜潭了。笔者认为要彻底扭转平时作文中的消极被动,进而有效根除考场作文中的无病呻吟“挤牙膏”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首先,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更新,那种把每周作文写作训练当作普通的一次作业,走表面程序的做法应彻底摒弃,绝不能随便来个题目,学生随便写一下,交上去,老师简单批阅就算完成了一次作业了,教师应在每学期初先摸摸学生写作的底子,根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精心设计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作文训练计划,以达到每次作文每位同学都能较上一次有所改变提高。其次,强化训练让学生养成勤读书、勤记录、勤思考的习惯,可让学生随身带着纸和笔,听话读书时

6、,遇见妙处,便把它记下来,这就积累了作文的雄厚的基础,尽管放翁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这一“偶得之”也是以丰厚的积累为必要条件的。广泛阅读,利用汉语言文化丰厚的底蕴,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最终为提高表达运用语言文字的写作基本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思考和笔记把读和写连成一条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从听读入手,有了生活积累,当然下笔如流水,常写常新,教师在批改之中亦常有所得而兴致勃勃,如此良性循环,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证。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套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

7、了语文学习的自然规律,因为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阅读、涵咏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第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钟情生活,写“生活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随笔,随想随写,长则数百字,少则一两句,观察的多了,大脑思考有所感,有心得体会了,日积月累,大脑的思维灵动性自然而然也就被激活了,我们每次习作都要求学生搜集、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来入文,这样的材料才易于真情实感的表露,才会脱离一贯性的无病呻吟式作文,走出空洞无物的空中楼阁怪圈。第四,为学生们开辟广阔的写作天地,平时利用各种契机采取多样方式,不拘一格地练笔,为学生开辟自由驰骋的广阔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