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

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

ID:41498880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6

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_第1页
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_第2页
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血脂四项主要包括了:总胆固醇(英文缩写:TC)、甘油三酯(英文缩写: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LDL-C);TC参考值:2.84~5.20mmol/L,TG参考值:0.56~1.70mmol/L,HDL-C参考值:1.00~1.55mmol/L,LDL-C参考值:2.1~3.1mmol/L;血脂四项最好空腹检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虽然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非空腹检查,但是血脂四项一般都是成套一起采血检查,所以建议清晨空腹采血检查;还有就是,检查

2、前24小时内不要饮酒,避免影响甘油三酯水平;还有就是,看血脂报告单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有受到服用某些药物的影响,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类制剂等影响。总胆固醇TCTC是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有胆固醇的总和,分为酯化型胆固醇(又称胆固醇酯,CE)和游离型胆固醇(FC),其中CE约占60%~70%,FC约占30%~40%,健康个体或个体之间两种类型的比例保持稳定。FC在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的作用下形成CE。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最高,其次是高密度脂

3、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最低。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TC增高:多见于脂肪肝、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当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及遗传因素等都可是TC增高;TC降低:多见于肝硬化、急性肝坏死、溶血性贫血、甲亢、恶性贫血等疾病。甘油三酯TGTG构成脂肪组织,参与TC、CE合成及血栓形成。由于其甘油骨架上分别结合了3分子脂肪酸、2分子脂肪酸或1

4、分子脂肪酸,所以分别成为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血清中90%~95%是TG。TG增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糖原贮积症等疾病;当高脂饮食后TG会随之增高,一般餐后2~4小时达到高峰,8小时基本恢复正常;缺乏锻炼、肥胖者可使TG增高;TG降低:多见于营养不良、脑梗死、甲亢、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有肝脏和小肠合成,是颗粒直径最小、密度最大的脂蛋白,其中脂质和脂蛋白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C中的载脂蛋白以血清脂蛋白A1(apoA1I)

5、为主。HDL是一类异质性脂蛋白,不同亚组分在形状、密度、颗粒大小、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同。HDC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成为胆固醇逆运转。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具有抗粥动脉硬化作用。HDL-C增高:多见于抽烟、肥胖者也会有HDLC增高。长期足量的运动可使HDL-C升高;当然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HDL血症都会使HDL-C增高;HDL-C降低:多见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当然,素食及吸烟者可见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6、DL-CLDL-C是有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化而来,LDL(低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LDL-C水平升高是独立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其中小而密的LDL易于氧化,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LDL-C增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见于神经厌食及孕妇;LDL-C降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创伤、肝功能异常、遗传性无β脂蛋白血症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