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

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

ID:41508958

大小:7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6

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_第1页
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_第2页
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TEC制冷系统最优化设计艾克思—XTECH摘要:TEC制冷系统最优工作涉及到多个参数,但是一旦热端、冷端装置确定下来,那么最优控制参数就只需要调节电流大小了。本文模通过模拟风冷式热电制冷器,分析出稳态下,电流参数的改变,比对制冷器冷端温度、冷热端温差及制冷系数,单位制冷量的影响,目的是优化热电制冷器的运行和结构参数。关键词:风冷热电制冷数值模拟1引言随着半导体制冷材料的性能提高,热电制冷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子散热、工业技术、真空技术,测量自控、生物医学等。2热电制冷原理小型的热电制冷器(TEC)通常制

2、作成制冷模块形式,这种形式的热电制冷器易于商品化。通常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不带陶瓷板的热电堆,另一种是双面带陶瓷板的热电堆。本文模拟的TEC属于带陶瓷板的热电堆。如图1所示,模块式热电制冷片由若干个P-N热电偶对串联后者并联组成,N结和P结之间通过导电金属片连接,通常为导电性能较好的铜片。若干个P-N点偶对用陶瓷板夹在中间,陶瓷板起导热绝缘作用。如图2,当直流电从P流向N时,就会在一端产生冷的吸热现象,另一端产生放热现象,分别叫冷端和热端。本文主要针对于冷热端的温度进行探讨。3模型结构图1TEC模块示意图图2热

3、电制冷单元制冷原理图整个模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如图3,由上到下依次是:(1)轴流风扇(2)翅片(3)散热器基板(4)热电制冷模块(5)导热铝块。如表1所示。图3风冷式热电制冷器模型表1模型的相关参数名称参数轴流风扇体积流量Q=172.21(),压头=75(Pa),定义为内部风扇,吹风散热器翅片高度H=15mm,长度L=140mm,翅片厚度D=2mm,间距d=3.2mm,翅片个数N=25散热器基板尺寸:140×130×5mm3散热器材料为挤压成型铝,导热系数=205w/(m.k),=2.8×103kg/m3热电制

4、冷模块外形尺寸:40×40×4mm^3对数n=127,塞贝克系数=200,电阻率=1/=0.001,热导率k=15mw/k.cm导热铝块有利于将冷量散发出去,尺寸:68×50×15mm3,基板材料为挤压成型铝,导热系数为205w/(m.k),密度为2.8×103kg/m31结果分析4.1运行电流对热电制冷片制冷性能的影响环境温度恒定为26.85度,由图4可以看出,对于特定的热电制冷器,冷热端温差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小电流范围内,温差与电流近似成线性关系;大电流范围内,成非线性关系,随着电流的增大温差增加速度有所

5、放缓。冷端温度随着电流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当电流为6A时,冷端温度达到最低。计算得出制冷系数和单位元件制冷量随着电流的变化,如图5所示。随着电流的增大,制冷系数逐渐减小,反映出制冷器的制冷效率下降。当电流大于7.5A时,制冷系数接近于零且趋向于负值,此时,制冷器已经失去制冷能力。当电流增大时,单位元件制冷量先增大再减小,电流为3.5A时,制冷量最大。由变化曲线可知,电流对制冷系数的影响要大于对制冷量的影响。因此,当制冷器用于所需制冷量较小,温差不大的场合时,效率为主要考虑因素,可选择小电流范围内运行,电流1~4A

6、为最佳。当制冷器用于所需制冷量较大,温差也大的场合,可选择大电流范围内运行。电流可取3.5~6A为最佳。综合考虑,电流值为4A时,可以兼顾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图4冷热端温差和冷端温度随电流的变化图5制冷系数和单位制冷量随电流的变化1结论当前我们的TEC控制器控制模式大都是恒压的开关占空比控制,很难达到TEC的最佳控制方式,整个控制过程应该是变电流的一个控制方式。本文分析也存在局限于稳态分析,实际中的TEC控温是一个由非稳态进入稳态的过程,因此,控制TEC电流大小需要智能控制器,不是单一的恒压控制能够实现的,恒压控制

7、对应的本文模拟了风冷式热电制冷器在稳态下的参数变化情况,为人们优化制冷器的运行及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由模拟结果可知,当制冷器以最大制冷系数工况设计时,宜选择小电流范围内运行,电流值在1~4A为佳;当制冷器以最大制冷量工况设计时,电流值在3.5~6A为佳,选择类似TEC-10A的智能控制器,内部集成非稳态情况下的最佳工作模式、稳态情况下的工作模式,能够很好的获得最佳工作点。(本文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的陈焕新,汤魁,舒朝晖,谢军龙,李爱博,申利梅的论文初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