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ID:41509875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6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_第1页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_第2页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也促进了中外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起了示范作用。同时,在近两年的中考中,丝绸之路已被纳入重要的考察范围之内。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2.过程与方法: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

2、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用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同时,通过学习丝绸之路,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三、学情分析该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而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对历史充满好奇心,但由于地域及环境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生知识面窄。同时,也是历史思维养成的阶段。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3、五、教法选择(一)教学方法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2.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3.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流程(一)导入PPT及实物展示葡萄、核桃、石榴及丝绸,并提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大家日常吃的东西,你们知道产自哪儿吗?你们知道丝绸是哪个国家的吗?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绸做的服装?”通过实物展示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过渡到本课的学习。(二)新授环节通过一场梦之旅,设置三个梦的篇章:第一篇——梦回长安;第二篇——梦在路上;第三篇——梦回现实。第一篇——梦回长安梦中我们回到长

4、安,发现大家围在一起看招贤令。“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之不交故也.今贤人已与我共平定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引出去应聘的人就是张骞,从而展开第一部分的教学。ppt展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两个问题:1.“西域”是指什么地区?2.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及阅读书本概括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阅读更直观形象的概括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并通过PPT展示西域的大致位置及第一次出使的目的,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张骞是谁?他在出使西域的路程中又遇见了

5、哪些磨难?”对于这一环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入角色,体会张骞路途中的艰辛,学习张骞身上的优秀品质。这时教师PPT出示一个表格,让学生自行完成表格的填写,培养学生阅读书本,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并提问学生“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两则材料,师生共同探讨,找出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西域又将归向何方”引出本课第三部分的知识点:对西域的管理。通过ppt图片展示及班超的简单介绍对这一部分进行讲解。并通过ppt展示秦朝和汉朝的疆域面积的图片对别,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我国地域面积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今天的新疆

6、开始正式隶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风割的一部分。第二篇——梦在路上“场景转换,这一次,我们梦在路上,看到了一批批的商队,体验了异域风光,这条路就是丝绸之路”。通过视频展示何为丝绸之路从而进入本部分的学习。对于这部分的讲解主要通过两条路线,丝路诗歌,丝路名胜古迹,名族产物及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看今朝丝路进行讲解。学生结合书本,明确陆上丝绸之路的走向,并让学生用笔在草稿本上画一画陆上丝绸之路,加深印象。让学生熟读路上丝绸之路路线图,教师通过ppt再次展示。通过ppt丝路名胜古迹及诗歌展示,让学生体验异域风光,感受丝绸之路沿路景观。ppt图片展示海上丝绸之路,通

7、过图片感受这条路的繁华景象。在这条路上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通过PPT图片展示东西方在经济文化上交流的具体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上东方向西方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进步、发展与繁荣。西方向东方传入了佛教、伊斯兰教等,为后面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一层面的分析,再结合材料得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破本课的难点。第三篇——梦回现实“回到现实社会,面对往昔繁荣的丝绸之路,我们该怎么办?”从而引出一带一路,通过ppt视频展示,使学生了解到何为一带一路,并提问学生“根据视频并结合

8、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将丝绸之路与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