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

ID:41512240

大小:197.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6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1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3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上的水专题专练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2014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2016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17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C.6〜9月B.3~6月D.9〜12月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

2、沙补给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解析】1选D,2选B,3选A。第1题,由材料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侵蚀为主,应该为当地汛期;乙时河床抬高,为枯水期,淤积为主;由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结束进入到枯水期的过程。结合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浙江河流的汛期在夏季,汛期结束开始进入枯水期,外力作用由侵蚀转为淤积。第2题,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河流的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由于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第3题,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潮流

3、,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冲淤作用;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但不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误区警示】解答本题的误区有以下几点:(1)易把甲时期当成枯水期,乙时期当成丰水期。(2)不知道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移动的规律。(3)不清楚潮流与泥沙淤积的关系。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

4、成4〜6题。4.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5.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水循环,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水循环的环节,

5、并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各自然要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O【解析】4选B,5选C,6选D。第4题,森林植被遭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季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明显增加。第5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加。第6题,森林植被恢复后,受岩层倾斜方向的影响,下渗量增加,透水层的水主要流向乙河,乙河的径流量增加,甲河的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因此河流径流总量减少。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

6、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第1年和第6年的植被覆盖率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解析】7选D,8选B。第7题,本题分析如下所示:床恢复嶺被基L木恢复厂涵养水源的能力低,下一渗少河流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峰值大‘涵养水源的能力强.下渗多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第8题,导致图中径流的差异主要是植被覆盖率大小,影响到下渗量的大小,进而导致图中的

7、径流差异。第6年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多,故地表径流的峰值小。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洋流甲(双选)()A.自南向北流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C.使沿岸增温增湿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纬度和陆地形状进行区域定位。【解析】选BC。结合图中纬度可以判定为南半球,联系南回归线的位置及陆地形状可以■a判断该地区为南美洲东南部,甲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巴西暖流,会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暖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单一的暖流不利于渔场的形成。【方法技巧】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1)“凸向即流向”

8、: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2)“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反之为暖流。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