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鲸》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

ID:41516588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6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鲸》教学设计和反思于集乡洪庙小学张立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比喻等说明方法。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手法。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网上专题探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喜爱鲸并认识到保护鲸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并保护动物的意识。2、通过上网浏览,激发学生浓厚的自主阅读和网上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和探究目标重点:了解课文介绍鲸的有关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难点

2、:理解鲸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懂得生物常常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探究目标:鲸与人类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进行本课探究学习之前,学生已有较熟练的汉字处理能力、使用网络浏览器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学生进行过探究性学习,对此有了解。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互联网、教师制作的网页、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确定主题1、激趣导入。讲述故事导入。播放鲸喷水、睡觉、人鲸大战等动画。看了短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围绕“鲸”介绍了哪些内容?3、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部分。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

3、内容确定四个探究小主题:A探究鲸的进化过程B探究须鲸的生活习性C探究齿鲸的生活习性D探究人类与鲸的关系(学生讨论自主发现)二、自主探究,查找信息1、分组:兴趣相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教师指导:A组为考古组B组为海洋探险一组C组为海洋探险二组。D组为鲸与人类组2、小组分工合作:(1)围绕研究任务,拟定研究计划。(即:拟订如何从课文中找到本组需要的信息,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收集信息,解决问题)(2)组内分工,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负责图片收集,负责整理资料,负责设计排版,负责发言等。3、每组学生阅读任务卡后,收集、整理资料。任务卡①全组合作再读课文,找到与本组主题相关的段落。②个人读段

4、落,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组长总结。③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组内无法解决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三、交流协作,解难释疑1、组内围绕问题广泛地收集、了解资料,注意尽可能完整地收集信息,及时进行整理。2、组际利用百度贴吧进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或者求助。四、成果汇报,讨论评价1、考古组汇报:①朗读课文中相关段落。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

5、应了海洋的生活。②其他组质疑并对这位汇报员的朗读中的重音、表情、动作提意见。③结合图片解说鲸的进化过程。(有的组利用在网络上收集的图片演示鲸的进化过程)2、海洋探险组进行汇报,教师把资料填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种类项目须鲸齿鲸3、观察这份研究报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2、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找出文中吸引你的语句,自己读一读。3、以小组的方式诵读、欣赏各自找到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精彩。(学生汇报。在汇报时请学生读文中的句子并判断分析。教师板书:列数字、对比、打比方、举例子)4、如果让你担任海洋馆的讲解员,向游客介绍鲸,怎样才能讲述生动,吸引游客呢?(抓住特点,运用说明方法)(

6、播放课件)学生扮演海洋馆讲解员。师生评议。7、鲸与人类组进行汇报。(把鲸的生活图片与人残杀鲸的图片做成了对比灯片;展示了《国际护鲸公约》;出示资料,告诉大家日本打着保护鲸的口号,从事商业捕鲸活动……)五、拓展延伸,带动课外以热爱、保护鲸为主题写一句标语或者写一段警世人类的话。板书设计大小进化14鲸热爱、保护动物种类生活习性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许多老师都是采用串讲分析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但课上学生缺乏思考。于是我尝试在网络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涨。小组合作探究时,个个努力;讨论交流时,不时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我觉得在这节课中,学生确实在个性化的探究中掌握了知识,

7、培养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1、探究主题的确立与课本知识结合紧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如:“鲸与人类”这个融知识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探究目标,是学生看到课件,读了课文以后自主讨论形成的,符合自身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前设计中并没有确立这一研究主题,是学生思维的广度突破了课文涵盖内容的有限性。我抓住了这个机会,把这个问题确定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之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把学生收集到的多渠道信息资料进行交流、讨论。2、角色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