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ID:41518616

大小:335.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6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_第1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_第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_第3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_第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专题(十三)农业区位条件(2017・山东潍坊模拟)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12°8°0,I石油E3水域生花可麻花棉可剑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A.灌溉便利B.科技水平高C.能源充足D.热量丰富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B.花生加工能

2、力低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來越差D.可nJ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森林减少B.生物多样性减少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答案1.D2.A3.C解析第1题,可可为热带经济作物,尼日利亚南部纬度低、热量丰富,适于可可种植。第2题,材料“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可以看出,花生衰落受石油工业影响。第3题,花生种植业主要在北纬12°左右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必然破坏原有草原植被,造成草原退化。(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雨育农业是指在干

3、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示意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区及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图例—国界水域J水坝3—河流血00山地牧场雨f了农业零汆灌溉农业0城市48°40°1.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A.地形平坦,平原广布B.热量丰富,C.降水较多,光照充足水土流失较严重D.河流众多,灌溉便利2.改善该雨育农业区发展条件的最有效措施是()A.发展集蓄水工程、集蓄雨水B.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C.修建温室大棚,减少水分蒸发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答案4.C5.A解析第4题,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上

4、游地区,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5题,雨育农业区降水主要集屮在冬季,所以应发展蓄水工程,集蓄冬季雨水,加强夏季灌溉。(2017・山东淄I■専打靶模拟)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所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rti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据此完成6〜8题。1.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A.表层为沙土,中

5、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2.每年夏季七八月份,当地农民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闷棚,撤膜后才开始种植蔬菜。这种做法的目的最可能是()A.提高土壤肥力B.对土壤进行消毒C.提高土壤含水量D.提高土壤含氧量3.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不可行的是()A.海水淡化B.发展节水农业C.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D.利用高山冰川融水答案6.A7.B8.D解析第6题,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

6、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第7题,夏季七八月,用塑料薄膜将温室土壤全部覆盖,膜下灌水,使得膜内温度很高,有利于杀死细菌,起到对土壤进行消毒的作用。第8题,埃尔埃希多海拔较低,没有冰川融水。(2017•安徽淮南模拟)我国农[□垄作历史悠久,垄rfl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下图中,左图为华北某乡镇驻地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农田垄作景观图。读图,回答9〜11题。图例城镇=河流-85-等高线壬垄03千米I]1.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2.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

7、进行农田垄作的好处有()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3.该地进行垄作多年后,出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等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A.常年降水丰富,暴雨冲刷B.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侵蚀力强C.沿垄沟走向土壤易被流水侵蚀D.低山丘陵地形,土层薄,土质疏松答案9.C10.A11.C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该种植方式主要在我国华北地区,地势平坦,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了防止土地次生盐碱化的发生,采用农田垄作方式,是对土壤进行的改造,故选C项。第10题,垄作比平作有不少优点,使

8、土壤受光面积增大20%〜30%,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