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文学批评

儒家的文学批评

ID:41526467

大小:771.50 K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8-26

儒家的文学批评_第1页
儒家的文学批评_第2页
儒家的文学批评_第3页
儒家的文学批评_第4页
儒家的文学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的文学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先秦文论先秦,发端期,早熟的时期。文化的源头。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雅斯贝尔斯的命题——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

2、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个文化巨人孔子,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第一部编年体史纲《春秋》,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等等。文学和文学批评尚未形成专门学科,文史哲合

3、一,文学批评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色彩。先秦文学批评以《三百篇》为圭臬,诸子百家皆主“诗言志”之说。先秦文学批评处于草创时期,无理论批评专著问世,批评形式多为语录条目,片言只语,吉光片羽,散见于散见于经、史、子、集著述中。先秦对“文学”观念的认识《论语·先进》:“德行:额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员;政事:冉有、季路;文学:于游、子夏。”文学——文献典籍汉:《史记·孝武本纪》:“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绍、王威等以文学为公卿。”又《儒林列传》;“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于三公。”文学约等于儒学

4、。《尚书尧典》《尚书》也称《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历史载籍之一,也是我国散文的一个源头。古今文之争相传有百篇。西汉初存28篇。相传是由伏生口授,晁错用汉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是为《今文尚书》。《尧典》是其中之一。后来,鲁共王从孔氏旧宅壁中得《尚书》等数种书。用先秦篆文书写,《尚书》比伏生所献多16篇,是为《古文尚书》。东晋时,今古文尚书俱已不全。梅赜(zé)又献上一种本子,凡58篇,即今传世者,或称为《伪古文尚书》。现传《十三经注疏》即收此本,共有58篇正文及一篇

5、孔安国的序,计59篇。帝(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诗言志”。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歌(文艺)的教育作用。舜所指之乐,是正统之声,是王室之声,其内容必须符合礼教规范。“诗言志”。朱自清先生称之为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赋诗言志,是借“诗三百”中的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子大叔赋《野有蔓草》,即借该诗中“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句表达自己与赵文子

6、相见的愉快心情。断章取义重志:要求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志,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孔子提出“思无邪”,《诗大序》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要“温柔敦厚”等等;唐韩愈、柳宗元、元白等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宋代朱熹等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等。重情:强调诗歌对于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陆机《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提出“以情纬文”,萧刚《答张赞谢示集书》曰:“寓目写心,因事而作”等等。情志并重。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诗言志”理论的主流是情志并重。近人闻一多先生曾从分析字形入手,

7、指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并进一步阐述说“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唐代孔颖达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诗乐舞三位一体原始歌谣是诗歌的鼻祖,应该也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在开始乃至其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它是与乐、舞结合在一起的。《尚书·尧典》及《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是原始歌谣此一特点的文献佐证。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孔子的文学观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他是

8、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54岁时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但终不见用。68岁归鲁,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编古籍。其思想学术主要保存在《论语》中。在忧道意识统摄下的仁学和礼乐的结合。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贯穿着仁学的精神。鲁国保存了周代的礼乐精神。孔子:鼓琴、击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