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ID:41537214

大小:75.2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7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2•学习文屮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彖叫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4.欣赏文本写法特色,感受本文的简洁笔法和丰富内5.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第1课时数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叫《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位打鱼人不经意「间发现了一片桃林,桃林尽头、溪水的源头有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后面有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桃花源记》-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作品背景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

2、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得阳柴桑(今江西九涯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洋令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油仕途,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

3、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本文大约写于南朝末武帝(刘裕)水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讨论,互助解答。2.教师范读课文,正咅豁然开朗俨然垂辔诣太守(yi)阡陌交通()便要(购。)还家3.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4.教师点拨1通假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国年1031(2)古今异义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

4、男方的配偶。)③來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3)一词多义①舍:A.便會船(离开)B.屋舍俨然(房子)②寻:A.寻向所志(寻找)B.寻病终(随即,不久)③志:A.处处志之(做记号)B.寻向所志(记号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对)B.捕鱼为业(作为)③乃:A.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B.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遂:A.遂迷(终于)B・后遂无问津者(于是(4)词类活用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在感到惊异)②欲穷其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的尽头)5.学牛翻译

5、全文目标导学三: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一访问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一再寻桃花源。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板书设计桃花源记景色美生活美人情美踪英菇纷怡然占得便要/家向往理想社会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桃花源记》完整视频,真是美极了,桃源外桃花灼灼落英如雨:桃源内屋舍俨然,人们其乐融融。这动画中的美景,正是从这篇文字牛出的。同学们,来看看这些文字,也许我们能创造出比动画更美的桃花源呢

6、!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深入桃源,感受桃源Z美1•渔人“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7明确: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牛活而叹惋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不希望外人來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吋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

7、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明确:反对战运,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牛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己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5.我们己经在视频中看见了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其中进入桃花源前与进入桃花源时的景色更令人如痴如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想象其画面,并说说它给你的感受中无杂树,芳草鲜落英缤纷。⑵土地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

8、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屮往來种作,男女衣着,悉明确:(1)忽逢桃花林,夹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