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

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

ID:41540382

大小:55.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_第1页
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_第2页
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用工荒"现象透析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形,某些屮小企业因缺乏劳动力,生产难以为继,一些企业共至将招聘台肓接设在火车站,抢招工人。但人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人量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难题。中国出现一个看似矛厉的现象: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低端劳动力的盅求难以满足,同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端劳动力的供给却难以被消化,产生“知识失业”的现象。一、“就业难”与“用工荒”由于高校扩招,教冇逐渐产业化,人学毕业生的数最越来越多,为社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在大学牛遭遇“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却在大喊“用工荒”。

2、究竞是何原因造成这一才盾的现象呢?一方面,我国劳动力的供需产牛脱节。由于家庭及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增人,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方面在不断变化:屮高端人才比例不断上升,而低端劳动力的比重则在不断下降。同时,由于教冇成木的提升、受教育时间延长,劳动力的预期收入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产成品附加值较低,企业根据产品附加值来制定劳动力价格时,工资则较低。因而我国H前出现了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不匹配,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脱节。另一方而,招收员工的过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彖。由于企业和应聘者所掌

3、握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常常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企业难以充分了解应聘者,加之应聘者良莠不齐,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企业往往开岀较低的工资。从而导致保留价格高于企业工资的应聘者(往往是大学生)退出,保留价格较低的应聘者(往往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应聘者)留在人才市场。2012年第四季度,全国103个城市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08.9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3.1万人,求人倍率约为1.0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4。我国“用工荒”的状况加剧。全国九人城市求人倍率都接近真至超过1,上海、重庆、石家庄、福州

4、、郑州、武汉及成都的求人倍率均在I以上,大部分城市的岗位数少求职人数缺口较大。二、从劳动力需求——企业角度看待“用工荒”我国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承接了国际生产屮的加工制造环节,“中国制造”得以以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打人世界市场。跨国企业利用技术优势,享有了绝大部分利润。而我国企业利润微薄,因而工资成本承担能力弱。因为企业按产品件数计算劳动报酬,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增大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011年,外出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仍高达84.5%o在物价不断

5、攀升的同时,农民工工资却始终徘徊在基本线,劳动强度增大的同时,生活却始终停留在温饱水平。从企业角度來看,“用工荒”现象主要有以下儿点成因:第一,企业耒改变传统的用工模式。我国劳动力市场为买方市场,长期以来劳动力供大于求,许多企业沿用过去“召Z即来,挥Z即去”的招工模式,在企业生产淡季时削减工人、减少支出,在旺季时补招工人,未形成稳定的用工储备。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转变,企业数最增多、规模扩人,劳动力需求增加,未及时调幣的企业势必受到影响。第二、企业偏重招聘青年农民工。企业在招工时,为了提高企业利润,往往

6、对招鳴者年龄作出限制,并倾向于招聘工作效率高的青年农民工,在青年农民工供不应求时才会考虑屮老年农民工。但是,在我国农民工年龄结构比例中,青年农民工比例较低,绝人多数为屮老年农民工。同时,新牛代农民工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更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并且流动性较人,普工岗位难以吸引青年农民工,因而金业招聘时的年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招工难”。第三,金业偏重于招收熟练工,不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企业在招收农民工时,往往希望可以即招即用,重使用,轻发展。没有将农民工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也不重视对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多企业与农民工仅

7、仅是利益关系,当农民工受到更大的利益驱动时,农民工就会离开金业。第四,企业开出的薪酬较低,难以弥补农民工进城返乡的成本及城市生活的各项开支。企业遭遇“用工荒”,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职工工资太低。许多企业都存在拖欠工人工资的现彖。工资低且缺乏竞争力是导致“用工荒”的最主要原因。笔者认为,H前农民丄更多的选择中西部城市而非沿海城市,主要因为中西部城市工资收入已与沿海城市趋近。2011年,外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月均收人为2053元,比上年增长21.0%;+部地区为2006元,比上年增长22.9%;西部地区为1990元,比上年增长21

8、.1%。可以看到,屮西部地区的工资增幅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和屮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在缩小。另外,考虑到进城及返乡成本及城市生活成本的影响,许多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屮西部地区。三、企业如何应对“用工荒”“用工荒”现象出现后,许多企业选择加薪来愆吋缓解“招工难”问题。以富士廉企业为例,富士康在经历“十四连跳”的事件后,受到社会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