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ID:41540473

大小:68.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7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期末质量模拟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7分)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b6()。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刀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

2、此基础上,持之以heng()地进行各种尝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孜孜不倦()汲取()••(2)根据拼音写岀相应的汉字。(2分)持之以heng()渊b(5()(3)“尝试”的“尝”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其意思是下列三个义项中的项。(A.体验B.实验C.辨别滋味)(3分)3.下列成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o(2分)A.妄自菲薄:“菲薄”的意思是“小看,轻视。”B.一鼓作气:“鼓”的意思是"击鼓”。C.披坚执锐:“锐”的意思是“锐利”。■D.三顾茅庐:“顾”的意思是“拜访”。■4.默写。(12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2)了却君王天下事,o可怜口发生!

3、(3)浊酒一杯家万里,o(4),只有香如故。(5)足蒸暑土气,o(6),人迹板桥霜。(7)池上碧苔三四点,o(8),不求闻达于诸侯。(9)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a”,o(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a”,O3.名著阅读。(9分)(1)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打虎的情节都非常精彩,如武松(地名)打虎,(人物绰号)沂岭杀四虎。(2分)(2)简•爱通过登广告的方式在庄园谋求到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后来他与庄园主人产生了感情,尽管地位悬殊,她却敢于去爱,这表现出她的性格。(3分)(3)《格列佛游记

4、》中爱冒险的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4分)(80字左右)6•综合性学习。(7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棹,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

5、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写岀你的探究结果。(写岀两点)(4分)探究结果-:探究结果二:(2)请为材料二补充一个例子。(3分)二阅读(46分)(一)比较阅读甲文《公输》(选段)和乙文《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7-11题。(17分)【甲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6、。”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乙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7.用为下列句子标出语意停顿。(

7、1)行十FI十夜而至于郢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吾义固不杀人()(3)乡为身死而不受()■9.翻译下面句子。(4分)(1)夫子何命焉为?(每句标一处)(2分)(2)此之谓失-其本心(2)不可谓知类()••(4)是亦不町以已乎()■(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0.甲文主要写了的故事,乙文批判了“_”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3分)11.甲文中墨了采用的方法,先以“”设下圈套,并诱使公输盘说出“”o公输盘虽“服”,但仍不放弃攻宋,这种行为就是乙文中所说的“”。(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