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

ID:41541500

大小:77.1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27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木课程系统介绍从1840年到1949年的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关系屮的每一重犬事件的讲解,屮国与英美法口俄徳等人国以及其他东西方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清政府和小华民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析,近现代中国外交机构的演变等等。一些纯史实的事件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重点复习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使用的教材为熊志勇和苏浩编著的《小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一章近代之前的中外关系(2课时)复习目的:本章主要讲授近代Z前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別是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的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且

2、同蓬勃兴起的资木主义卅界发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正确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学生理解此示屮外关系发牛的根本性变化。为把握近代外交史打下基础。复习内容:一、殖民主义势力的东侵-I•六、七世纪以来,虽然国际关系准则已基木形成,但欧洲殖民主义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疯狂的掠夺。其屮,葡萄牙人殖民澳门,沙俄向屮国东北扩张。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长期以來,中国各封建王朝讲求华夷Z辨,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把外国人统称为“夷”。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宗潘体系中,中国是宗主国。清政府初期对外关系分别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伴随欧洲殖民主义者在壯界上进行扩张的是天主教势力。早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对传播西方先进的

3、科技文化作了一定的工作。但随着教会势力的增长,罗马教皇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再加上殖民主义者在沿海各地的骚扰,清政府担心国家和政权安全而下令施行“闭关政策”。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状况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的止常发展,特别是造成中英贸易的极人不平衡,英国入超。英国先后派遣马戛尔尼等使团来华,试图获取贸易等特权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两国矛盾日益尖锐。第二章第一次鸦片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这章介绍作为屮国近代史开端的重要事件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这一战争使中外关系发牛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不仅门户被列强所打破,而且由此从一个东亚大国沦为一个受人

4、欺凌的弱国。学生通过这章的复习可以了解落后的社会制度,以及封闭型的对外关系的主导思想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复习内容: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本部分详细地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由于清政府加强闭关政策,而英国急于扩大对华贸易,两国对立的政策造成尖锐矛盾。英国试图利用鸦片贸易来解决问题,而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扭施制止鸦片入口。禁烟运动成了战争的导火索。战争初期清政府“恩威兼施”,和战不定。即使是对英宣战,也是色厉内往。一旦战斗失利,便转向“羁糜求和”,最终在南京签订第一个卖国条约一《南京条约》。从战略、军事和外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着重指出闭关政

5、策造成的危害。旧的思想导致对形势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战略上的错谋估计。政策上,用对待藩属的方法来对付殖民帝国。军事上,长才大刀对付洋枪洋炮。二、《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订立在《南京条约》的影响下,美国和法国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订约的要求。清政府根据一视同仁的原则,分别同他们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这些条约成为以后外国同中国签约的样本。三、鸦片战争给中外关系带来的影响这场战争带给中国的后果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香港岛的割让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关税口主权等国家主权多处受到损害,现存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临强烈的冲击。从那以后,屮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这种情况F产牛

6、了以魏源和林则徐为代表的新思想家,他们提岀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的主张。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这章说明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示还会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介绍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主要使学生了解旧制度的变革是一个多么痛苦和漫长的过程。由于清政府没有从前一次战争失利中总结教训,依然实行旧的政策,中国再一次遭到英法列强的欺侮。复习内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节系统地介绍和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笫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并没有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依然试图维护已经遭到破坏的旧政策。与此同时,列强坚持要完全打入中国。五口通商限制了进出口贸易,广州入城

7、问题长期不得解决。英法美等国一再提出修订条约,但都遭到拒绝。于是,英国和法国分别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挑起战争。清政府依然采用“柔远羁糜”的政策,推托、拖延、妥协、退让。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被迫签订《天津条约》,以此作缓兵之计。事后,清政府拒绝换约,激化同列强的才盾。最终,清帝不得不背水一战,但一•败涂地。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淸政府签订更为苛刻的《北京条约》。二、太平天国起义与列强的干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一方面反对列强的侵略,另i方面准备同外国友好来往。由于这一运动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