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

ID:41544126

大小:121.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_第1页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_第2页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_第3页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_第4页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授课典案高效课堂减负您的备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笫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収得的主要成就与作用;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

2、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掌握读图学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增强民族自豪感;笫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使学生树立法制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与作用。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简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

3、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教师:西方侵略者“架起儿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学生:西方侵略者武器先进、工业发达……教师:近代历史上这一悲剧的出现固然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密切相关,但是从根本上看是由于被侵略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无力抵御工业发达的西方侵略者。历史的发展一次次地证明: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摆脱贫困、免遭侵略与奴役。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开

4、始了工业化的起步。(展示课题)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1.“一五”计划的编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国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国民收入358亿元66元粮食1.1亿吨209千克钢15.8万吨0.29千克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黄金277万两白银1520万元美钞1537万元教师:表格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展示:1952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产品,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钢,135万吨,754%

5、,46.2%煤,6649万吨,105%,7.4%棉花,130.4万吨,193.3%,53%粮食,1.639亿吨,49%,79.3%发电量,72.6亿千瓦,68.1%,21.9%原油,44万吨,272%,教师:表格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展示: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吋

6、,10.9千瓦吋,2949千瓦吋教师:表格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我国工业水平很低,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教师: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发展工业。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总结:“一五”计划编制的背景(1)国民经济得到根木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一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2)“一五”计划

7、的基本任务和时间分别是什么?学生:目的是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基本任务是一个集中、两个相应;时间是1953—1957年。思考:“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优先发展重工业。教师:什么是重工业?学生: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展示: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以高档耐用消费品、装备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的生产为核心。轻、重工业的标准是把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讨论:为何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材料一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8、?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二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讨论后回答。学生:旧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如不优先发展重工业,不能自己制造机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