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

ID:41549795

大小:55.4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27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_第1页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_第2页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_第3页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_第4页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吴中区十二五规划[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吋期,也是吴屮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在新起点上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编制《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耍》。木规划主耍阐述未来战略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文件,是动员全区人民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一、承接良好发展势头,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全而贯彻

2、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做强经济开发区,做美太湖山水,做靓吴中新城,做好新农村建设”四大工程,精心打造“高效行政、公平市场、便捷商务、快速交通、宜居生活”五大环境,不断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如期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实现翻番,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3亿元,“^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43.8亿元,是“十五”的2.2倍。财政实力显著增

3、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60亿元,年均增长23.1%。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8:62.6:33.6调整为2.8:56.1:41.1,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由2005年的15.8:57.1:27.1调整为9:57:34。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6万亩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东部平原传统农业区、中部沿湖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酋部山区茶杲林和畜牧区的发展格局,以“六加一”工程为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玉品”牌碧螺春茶叶、“太湖”牌大闸蟹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新型工业化战略深入实施,电子信息

4、、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主导产业量增质升,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7%o中心城区的城市商贸楼宇经济、开发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初具规模,环太湖旅游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鲜明特色。吴中经济开发区、太湖科技产业园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开展创新型城区建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3.5%o新建木渎金枫路创新创意街区、长桥创新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园区,建成各类创

5、新载体150多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1家,吴中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学研合作层次进一步提高,先后引进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认英泰WYDP□击测试实验室、屮科院电气研究室等科技服务项口,建立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字城市研究院等合作平台。人才集聚步伐加快,引进人才总量4.2万名,年均增长16.2%,其中高层次人才年均增长10.6%。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两集中、两到位”行政服务机制逐步完善,重大项H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6、城市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木渎镇、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先导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旺山、天池白象湾等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全区组建农村“五大合作社”309家,持股农户实现全覆盖,洞庭东、西(山)护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成为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临湖镇湖桥集团成为全国首个依托农民合作社成立的集团公司。投融资休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国资经营性资产、股权投资和金融参股步伐加快,企业上W和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8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7、,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2.5亿美元,其屮出口总额170.5亿美元,分别为“十五”的2.6倍和2.9倍。“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在吴中区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3家。民营经济规模壮大,引进民资内资企业10096家,平均注册资本854万元,是“十五”的4倍。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率达61%。交通设施逐步完善,吴中大道、东山大道、宝带西路延伸段等城市快速干道建成通车。电力、通信、人防等设施建设有效推进,220千伏越溪变电站、

8、郭巷通桥汕库等-•批能源设施投运,电信宽带网络自然村覆盖率扩大到90%。越溪城市副中心初具规模,尹山湖生态商圈加快建设,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