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ID:41554207

大小:61.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丰富的数学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教研组是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最基层单位,它在学校学科教学硏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学科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新课标提出,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新课标目标任务的关键。小学学科教研组活动应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以全新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依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的数学教研组活动是这样开展的:(

2、-)按专题的形成过程来分1.预设型专题教研组活动预设型教研组活动是指教研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或课题研究等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而预先设计专题开展课例教研组活动。如:高段数学教研组根据小学数学分阶段概念教学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活动经验把握教学的系统性”为专题的课例研究。活动简介如下:1•提出问题形成专题问题一:分阶段概念教学目标定位存在“越位”和“清空”的现象;问题二:缺乏系统思考,前后教学“脱节”。2•借助课例给出策略以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五年级《分数的意义

3、》为课例形成三个策略:策略一:基于基本活动经验,系统思考教学目标。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要定位在利用直观积累表象;第二阶段的目标要在表象积累的基础上有效抽象。策略二:基于基本活动经验,有效开发素材。策略三“基于基本活动经验,把握活动的连续性。2.牛成型专题教研组活动生成型专题教研组活动是指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过程中从某个问题入手组织教师思考和研究,结果在教师思维火花的碰撞过程中,引发新的问题而形成新的专题继续开展的教研组活动。如:低段数学教研组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为专题的课例研究屮引发了“巧用

4、主题图焕发低段数学课堂生命力”为专题的课例研究。通过具体课例研究,我们形成了有效利用主题图四个方面的策略:深入挖掘内涵,拓展主题图的“质”;适时引导学生,掐准主题图的“度”;恰当改编教林体现主题图的“活”;灵活创设情境,增添主题图的“趣”。(-)按专题的来源分1•解决教学问题式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为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是落实聚焦课堂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措施。以课堂教学碰到的问题为教研组活动的研究对象,更有利于教师的实践反思和达到同

5、伴互助的教研组教研的功能,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使教师具有了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例如:高年级数学教研组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较高,为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教研组确定了“如何提高计算能力”通过教研组共同研讨确定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1・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口算训练2•牢记一些常用数据,如125X8=1000,25X4=100o3•对于容易混淆的计算问题,注重对比训练如13X8*13X8、13X84-(13X8)、7.5—2.5子0.5、(7.5—2.5)子0.5、(25X8)X9、25

6、X9+8X9等。4.重视错题分析,杜绝学生重复出现错题5.持之以恒的进行训练,每天坚持3〜5分钟。2.课题研究式教研组活动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课题研究,是构建教师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桥梁。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究,或围绕某一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践上的探索。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有助于教研组进行课题中报和立项研究。课题研究式的教研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计划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它是源于教学

7、、服务于教学的研究。使教师明白一个道理:一线教师的教科研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反思、提炼,上升到理论层面,再回到实践中去。目前这种变课题为主题的教研组活动己成为我校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把课题研究与教研组活动有机的集合起来。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处理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分配研究,把握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等(二)按课例的组织形式来分1•同课异构型教研组活动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木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

8、现。确定这一专题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界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由此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眼界,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低段数学教研组在开展以《平均分》为课例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A教师B教师点评一、问题解决,感知“平均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他们是……?1•创设情境:这一天,大头儿子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