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

《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

ID:41554590

大小:55.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易倩12级598班—、教材内容以及学习内容选自教育科出版社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是安排交流活动,一是交流前三周观察、记录到的风仙花的生长变化现彖,二是交流生t了四周的风仙花的样子。进行本课时教学时,植物的紫叶已经脱落,但学生已经注意到风仙花正在慢慢长大。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的,但植物所需要的“食物”从何而來呢?教材将观察交流活动聚焦到对植物茎的颜色的变化和植物叶的牛长变化上,就是为了引领学生解决植物所需“食物”问题。二、学习需要分析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牛双方面的需要。应选

2、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光合作用是植物界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应当去了解。三、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2.学生当前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要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植物是通过叶子的叶绿索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得到所需的生长养料这一结论是有难度的。3.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光合作用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Z—O四四、教学媒体生长到第四周的凤仙花,挂图,PPT展示五、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

3、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冇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了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宜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过程】

4、:(-)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活动指导: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2、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风仙花。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二)练习与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了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

5、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口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4、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P11页上内容。5、师:板书: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七、形成性练习家庭作业:回家观察一株植物,观察植物叶了的分布情况,想想光合作用。八、反思重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