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教师版)

相互作用(教师版)

ID:41556295

大小:230.3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27

相互作用(教师版)_第1页
相互作用(教师版)_第2页
相互作用(教师版)_第3页
相互作用(教师版)_第4页
相互作用(教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互作用(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相互作用一、统考要求木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木章从力的基木定义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并通过受力分析,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从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受力分析法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析方法。由于它的棊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本章知识的考査重点是:①三种常见力,为每年高考必考内容,明年乃至许多年后,仍将是频繁出现的热点。②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在高考中或单独出现或与动力学、电磁学等相结合,或选择或计算论述,或易或难,都要出现。二

2、、全章知识脉络,知识体系厂①大小:G=mg,^=9.8N/kgv②方向:竖直向下〜③等效作用点:重心弹力j力{摩擦力•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來决定.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致J滑动摩擦力:大小,F=叽;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反I静摩擦力:大小,OvFvF,”;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力的介成与分解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岡=耳

3、5尸勻许+厲

4、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专题一: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知识梳理要对力有深刻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领会力的概念。1.力的本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5、作川。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丿J同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人、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人小。(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2.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作

6、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主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耍素缺一不可。当两个力再、鸟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F.=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吋nJ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⑴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2

7、)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人小和方向。3.力的分类(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了力等。(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4.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①由G二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取9.8米/秒S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②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3).

8、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屮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②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垂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个分力捉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冇引力,W:mg-GMm

9、/R2。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重力的人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mg5.弹力1.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牛形变(挤压或拉伸)o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如下:弹力弹力的方向轻绳的弹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黃两端的弹力沿弹窝指向弹賞恢更原状的方向面(或点)与面(或点)接鮭垂起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受力物体杆的弹力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典体情况具休分析注意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O*而与而、点

10、与而接触的压力或支持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