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

ID:4155701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主权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任务,带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在青龙桥附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最后使京张铁路提早两年竣工。文章线索清楚,围绕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表现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具

2、体的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难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驱赶倭寇的戚继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詹”字的书写,齐读课题)1、交流资料: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詹天佑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相机出示詹天佑资料及图片)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生默读读课文。(读书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同学们

3、,课文读完了,通过刚才的读,你认为詹天佑是怎样的人?3、生谈理解。4、这是你的理解,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詹天佑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杰出爱国)理解“杰出”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通过写一件什么事来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事)6、围绕这件事课文写到哪些内容?7、生读书后回答。(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路线等)二、精读课文,理解句子过渡:同学们,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的。(一)、出示句子: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

4、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⑴齐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⑵“第一条”说明了什么?(说明在此之前的铁路都是由外国人修建的)⑶“完全”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从设计到施工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完成)过渡:是啊,第一条对中国铁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应该被我们载入史册,在詹天佑修筑铁路过程中他遇到了重重困难,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找一找,京张铁路是在什么地理环境下开始修筑的?(二)再读课文1、学生默读,勾画句子。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板书:困难)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

5、一路上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1)、齐读,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那环境怎么样?过渡:京张铁路沿线的环境复杂,工程技术含量非常之高,所以帝国主义认为……(引导读书: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①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环境因素带来的困难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而更糟糕的是,在接受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詹天佑受到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现在请同学默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詹天佑是在什么背景下接受这个任务的?1、默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句子: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

6、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在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①齐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读完这一段你的心情如何?生谈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段。②理解“阻挠”“要挟”③阻挠的近义词是什么?谁能用要挟来造个句子。④帝国主义阻挠和要挟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生谈自己的理解。(1)补充史料,加深理解。师口述史料: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7、即将土崩瓦解。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将中国当成了一块谁都可以任意宰割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条约,谁拥有了铁路修筑权,谁就拥有了一系列的权利,他们可以在沿线推销他们的过剩的商品,可以沿途架设电线,开办邮局,驻扎军队,逐步由经济上的控制过渡为军事上的控制,使那里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成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天下。帝国主义列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过渡:当清政府宣布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的消息传出后,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1

8、)出示句子:有一家外国记者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①面对外国记者的轻视,詹天佑会怎么想?怎们做?②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过渡:詹天佑面对嘲笑和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他完成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大家齐读第7自然段。①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么样?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七自然段。那些帝国主义者不是嘲笑我们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项任务吗?现在,我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比他们想像的要快得多、好得多!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