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

ID:41557458

大小:66.7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7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_第1页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_第2页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_第3页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_第4页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广告史重点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期我国的大陆广告、香港台湾广告史、美国广告发展史、国际广告组织与管理、21世纪全球广告趋势等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一、我国在春秋时期及英以前(奴隶制社会),在簡品交换活动屮都出现过哪些广告形式?其广告特征是什么?(1)口头广告:是适应物物交换的需要产生的,要换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换需要口头叫喊让人们知道(2)实物广告:将要换的东西陈列出来(3)标记广告:最初在商品上刻上标记,后逐渐形成商业标记;(4)“行商”与“坐贾”的广告形式:“行商”走街串巷叫卖,坐贾有固

2、定营业场所,利用幌子、招牌来招探顾客。二、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各朝代分别盛行哪些经济广告形式?奴隶社会及以前: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咅响广告、招牌和幌子。战国至隋朝时期:悬帜广告、悬物广告、商品命名广告。唐代:灯笼广告、旗帜广告。宋代:招牌广告、音响广告、印刷广告。元代:印刷广告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对联广告、书刊广告、广告画等。三、简述我国唐代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情况。唐代商品经济和商业发展非常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更发达了,经济作物和以它为原

3、料的手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丝、麻、棉、茶、糖等经济作物发展很快,制瓷、造纸、印书等各种手工业,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大量商品。其次,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南北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城市这种经济中心的发展,近代型的商业城市开始出现。第三,商业组织和经营技术也有显著变化,包括商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地区间联系的加强,商品运输和储存手段的相应发展等,这些都促使广告成为必要的信息桥梁并形成灯笼广告和旗帜广告等新潮的广告形式。四、简述音响广告的发展。(1)音响广告是在口头广告的基础上产生的。西周以前,商以

4、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扯噪吆喝不但费口舌,声咅又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2)西周时期,岀现了音响广告。在西周的时候,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箫为音响媒介,引起人们注意而招揽生意。行簡采用不同的器具,摇、打、划、吹,以各类特殊咅响來代表不同的行业。货郎打“小铜锣",摇“巴郎鼓卖油郎敲“油梆子磨刀人拿的4块刀形铁片串成的“铁滑链”,让铁片互相撞击。(3)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响广告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时的音响广告是声音与音乐的结合,把人类原始的咳喝叫卖声与歌谣、快扳、

5、词曲相结合,更加悦耳动听并更具诱导性。五、招牌广告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1、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由于坐贾的出现而产生的,以后帘上题写了店铺名号。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布帘,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多用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字号,可称为店标(店铺的标记)。2、唐五代时招牌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3、至宋代招牌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儿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招牌广告有横、竖等不同类型,广告上有文有图。如用文字写明店铺名称和性质,图画则显示行业性质,如药店画药葫芦,膏药店画膏药,铁铺门前画钳、刀标记,酒店画

6、李太白像等。4、至明清吋代,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宋代以前的招牌仅仅是作为店铺的标志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而明清时代的招牌注重以儒家“以义収种'的思想为主导,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表现为讲究商业道德与商店信誉。此时的招牌己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六、明清时期的广告发展有了哪些新的内容?(1)招牌广告:此吋的招牌广告已不在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内容,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特定的内涵,其次在招牌文字上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

7、。(2)对联广告: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并在春联里赋以商业性的内容。(3)印刷广告:利用书籍的插图作广告,出现了木版年画。第二章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重点问题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有哪些特点?二、戊戌维新前后的广告有哪些特点?三、辛亥革命前后的媒体和广告有哪些特点?四、五四运动前后的广告业有哪些特点?五、辛亥革命后,各类报刊在各地纷纷创办,这个时期的报刊广告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明显特点?六、20世纪30年代的广告业主要有哪些特点?二、戊戌维新前后的广告有哪些特点?一批由华人办的报纸陆续创刊,主

8、要有《昭文新报》(汉口)、《汇报》(上海)、《述报》(广州)、《循环口报》(香港)等。这些报纸刊登“航船日期"、“银行市面”、“各货行情”、“各行告白”等广告,但广告形式十分拘谨,方法幼稚,难于引起注意。-由于资本竞争的加剧,报纸刊数和广告版面迅速增加。如1899年《通俗报》的六个版面中,广告已占四个半版。-广告蓬勃发展以后,广告主与广告经营者逐渐分离,从而促使广告代理商在我国出现。广告代理商最早是以报馆广告代理人和版面买卖人的形式出现,后来演变为各种广告社、广告公司。-官方报刊也适应潮流,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