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

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

ID:41560395

大小:58.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_第1页
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_第2页
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诗歌阅读常见题型及应考策略编者:梦在他乡年级班级姓名一、品味诗词语言1.典型题例(1)诗歌中的“X”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3)诗歌的某句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2•应考策略(1)诗歌中的“X,,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①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②指出运用的手法③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画而;④点岀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或诗歌的某句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内容方面

2、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冇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该句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指出其表达技巧及效果,或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实战演练:1•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分)[答案]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附诗歌的语言风格:1.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而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H,述来就菊花。语言风格:清新自然。2.陶渊明《归园皿居五首》其一:语言风格:平淡质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3、,一去十三年。羁鸟恋III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3.李商隐《锦瑟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暖玉生烟。语言风格:华美绚丽4.李商隐《夜雨寄北九语言风格:委婉含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枚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枚雨时。5•李清照《武陵春》:语言风格:婉约细腻缠绵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胖艦舟,载不动许多愁。6.口居易《口云泉庆语言风格:明快简洁。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7•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丽不见占人,后不见

4、來者。念天地Z悠悠,独怆然而涕Fo语言风格:悲壮慷慨&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言风格:雄奇豪放9.杜甫《登高庆语言风格:沉郁顿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二、解释词语含义1•典型题例(1)诗句中的“XX”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本诗中的词语“XX”指02•应考策略:最好的方法就是语境推断法。实战演练: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家书的珍贵①“了却君王吝下事”中的“天下事”含义是什么

5、?收复北方(或统一山河)三、描绘诗词画面P138-1;1.典型题例(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用生动的语言把诗词中某一句所展现的景象描绘出來。2•应考策略:不能只是对原诗句进行简单的翻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词屮的情景。①妾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②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③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境。实战演练:描述“带月荷锄归”所展现的图景如水的刀色里,劳动归来的诗人,肩扛沾着儿星泥土、儿根草叶的锄头,神情悠然地走在深密的草丛里。四、体会诗词主旨(

6、情感)1.典型题例①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②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③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④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⑤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等。2.应考策略:(1)看诗词题目。(题眼)诗词题目往往提示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如《江南逢李龟年》,题目就暗示了读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李龟年在江南重逢时的感慨。(2)抓关键词句。(诗眼)分析诗词屮凝练、传神的字词和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的关键句,从而把握诗歌主旨。《龟虽寿》中“老骥伏栃,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把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显现于纸面

7、,透露出作者希望在有生2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3)析形象特点。(如:柳一依依惜别、思恋;燕一春的使者等)通过理解诗词形象,把握诗人情感。古诗词中的典型形象往往表达较固定的情感。如“浮云”常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李白在《送友人》一诗屮,借此比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4)辨题材类型。诗词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写景诗词(如孟浩然《过故人庄》),表现热爱、向往悠闲口由的牛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及隐逸思想;送别诗词(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或劝勉安慰之情;咏物诗词(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8、),借某物的特点來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5)知作者背景。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作品的主旨倾向。如杜甫二十五岁左右游齐、赵时创作《望岳》,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开阔。了解了这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