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

ID:41564857

大小:82.5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27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_第1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_第2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_第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_第4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何海霞2015-12-15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文艺复兴:发生在14-17世纪的欧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进步意义1、它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同时培养了人们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创造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2、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光彩夺目的文学艺术杰作,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它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从而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同时推翻了僵化的经院哲学体系,新的哲学思想为

2、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4、对以后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潮产生了影响,人文主义精神成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局限性:1、人文主义者未能与教会彻底决裂,对教会持妥协和解态度。2、仍保留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的内在联系:地理大发现是人文主义的“外在表现”。西欧资产阶级正是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引下,开始并完成了地理大发现的壮举,使自己的意志得以实现。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进军,而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人文主义精神: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2、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

3、人生态度。3、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因而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有一种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的精神。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家(1469-1527年)著有《君主论》。特别重视权术,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认为政治归根结底是力量冋题。否认在政治上讲求道德。新航路的开辟历史背景主观因素1、经济动因:意大利威尼斯商人一度垄断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香料贸易。西欧各个国家建立后,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贸易受阻。因此,西欧国家

4、被迫改道,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号辟商路。西欧各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了,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2、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精神动力。3、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客观因素: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商业上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意义: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人类眼界的开阔。美洲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史称“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使经商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膨胀,而封建贵族的经济实力日益衰落。总之,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

5、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因信称义)政治经济条件:1、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2、15世纪末16世纪初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使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3、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大肆搜刮由来已久。4、农民处在德国社会最底层,灾难深重。《奥格斯堡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教随国定”的原则。这标志着路德教派的确立。路德新教派得到传播的原因1、它得到农民、工人和市民的全面支持。2、它得到一心一意想攫取天主教合财产的世俗君主(大诸侯)的有力支持。3、它也得到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4、神圣罗

6、马帝国皇帝虽然想扑灭新教运动,但是力不从心。5、路德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有助于新教的胜利。路德的新教的局限性1、从来没有认识到教会与国家分离的重要性。2、在经济冋题上反对高利贷者收取利息的行为。3、在国家问题上他认为君主的权威是神授的。4、反对叛乱,他一贯强调人民服从政府的必要性。加尔文宗教改革1•提出“预定论”(先定论)认为个人的命运、成收和灵魂得救与否,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上帝从创世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类,衡量的标准是他在现实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2.“国家基督教化”教会应当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把社会本身改造为宗教团体。闵采尔闵采尔的宗教改革思想:认为信仰的根据

7、是“人的理性”,而非《圣经》。宗教战争:宗教改革运动后,西欧出现了信仰分裂的新局面,为了避免国家分裂,各国君主不仅强求国内宗教统一,而且视不同信仰的国家为敌国,因此爆发一系列大规模的宗教战争。较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共有三次:德意志内战.胡格诺战争.三十年战争胡格诺战争: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在1562-1598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朋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