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教案(中职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中职教育)

ID:41568022

大小:57.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7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中职教育)_第1页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中职教育)_第2页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中职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中职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漫漫其修远罗洛教学目标:1.学习总■分■总的议论文结构方法.2.引证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引证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引证法的运用教学方法;白学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冇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也需要有“多读、多写、多思”的习惯,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语文素养呢?木文给我们了冋答。今天我们学习罗洛的《路漫漫其修远》。二、解题:1.作者用屈原的诗句做文章的标题含义是什么?有两层含义:1.指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2.写作时一种创造,阅读是参与作者的创造,

2、因而需要探索精神。2.本文文章的题冃如果改成《语文学习需要探索精神。表达效果会冇什么不同?与原题冃相比,哪一个更好?用畑原的诗句:1.可以是文章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2.可以和文章的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改的题冃平淡、直白,没有原题目耐人寻味。三、作者:罗洛:当代著名诗人。本文选自《罗洛文集》,他出版过诗集《春犬来了》、杂文集《人与生活》以及《技巧与诗的构思》文艺理论译作。《罗洛文集》共四卷,分为《诗歌卷》、《诗论卷》、《译诗卷》和《散文译文科学论著卷》。他的诗歌蕴藉而精炼,远离浮躁与芜杂。“生平无憾事,但求新之安,所好茶一盏,月下对青山”。这

3、是罗洛的《白题小像》诗。他的人品和文品为广大读者所推崇。四、熟读本文,理出本文结构:让学生略读课文,用“三段论”的方法(提岀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0将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全文的总起。提出了白己的观点:学好语文需与奥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培养多读、多写、多思的习惯。1.引用屈原诗句,赞同“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说明这样的精神也适用于语文学习。2.解说强调“求索”精神的原因。从语文索养的连个方面來说明论点的内涵,那就是多读、多写、多思,并说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3.过渡段,由提出问题进入分析问题。承上启下。第二部分:(4

4、-21)分三个方而论述“多读、多写、多思”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第三部分:(22—23)总结全文,号召人们继续学习下去,并指出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而坚持不懈的过程。五、阅读课文,疏通字句1.洌应吞枣:把枣了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务笼统含混或学习时生吞活剥,不求其解。2.食而不化:比喻读书不求甚解,学习没有效果。1.浮光掠影:浮光:水而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仔细,印象不深。2.语言乏味:语言干干巴巴,平淡而没有趣味。3.无病呻吟:比喻做文章无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以下在练习册)4.辞不达意:说话或写文章不能准确的表达意思

5、。5.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并不对。六:本文出现一些文学常识: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2.先秦诸子:倫家、道家、法家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作业:1.课后作业第一题2.练习册内容理解部分的第四题、第五题,语言揣摩的第「-一第四题。第二课时教学冃标:引证法和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引用的古诗文的含义及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引证法、例证法的应用。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本文论点是什么?从儿个方而论述观点。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重点

6、分析论证方法。第二部分:(4-21)分三个方面论述“多读、多写、多思”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1.(4-10)具体论述“多读”的意义。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例证法,从三个阶段说口己读书的心得:在私塾读书时基本把它们廿下来,将來再学习时省劲多了;初中时广泛余度名家作品,眼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高中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度外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的百花园中遨游。这授后说出自己深刻的体会一一学生时代是读书的最好时光。接着作者提出了学习提高语文素养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要对古代汉语有所了解,要学好现代汉语,至少学好一门外语。2.(11—17)、具体论述“多写”意义。例证法

7、、引证法。例证法:自己学生时代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列举自己“搞点翻译'來巩固学过的外语,锻炼文字表达能力。引证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读得多了,下笔吋就会如有神助一样的流畅。“少年不识愁……:少年时不懂得什么是愁,只是为了赋诗而故意制造愁绪。3.(18-21),具体论述“多思”的意义。」E反论证:现从反面论述不多思的的后果;阿囹吞枣、食而不化;或者浮光掠影,掩卷即忘。再从正面论述“写作更需要多思”。引证法:引用俗语,强化作者的观点也使行文更活泼,表义更透彻。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读得遍数多了,书中的含义不用讲也能明白新诗改罢自长吟:诗歌应该反

8、复修改,反复思索,才能令人满意。例证法:年轻时的糊涂做法为切入点,论述在读书中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