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

ID:41574739

大小:6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_第1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_第2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_第3页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论文名称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新因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年级学院专业学号姓名任课教师完成时间成绩201108113205王鹏周嘉2012/4/3论文评语评阅教师签字:(一)〃周边安全环境〃的外延和内涵均已被相对扩展。传统的〃周边安全环境〃范畴本质上是对一般地理概念和地缘因索相结合的概括,如〃中国周边地区大致可从地理上分为北东西三个部分。因地域不同、国家制度各异,屮国面临的区域安全环境不一〃,这种按地理意义诠释〃周边安全环境〃一直是我国学者观察一国安全环境的普遍视点,所不同的只是依每

2、年形势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或〃东平西乱、北缓南急〃等等。当然,由于国力发展和对外政策以及与国际联系紧密程度的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周边安全的范围及内涵也会相应变化,但除个别超级大国,这种变化也只是相对地理范围内的扩大或缩小。但是,〃后工业社会前所未有的信息流动,使边界的意义在更广泛的空间关系背景下被改变了〃,20世纪初一些地缘政治学家曾经预期的〃技术因素将改变地理因素对于政治的重要性〃,在21卅:纪初美国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正在变成现实。美国海外驻军〃灵活进入〃理念所提供的〃美国存在〃新方式,新联盟思想及安全共同体

3、战略所改变的传统亚太安全关系,突破了人们对周边安全环境概念的传统界定。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及周边邻国后面或强或弱的〃美国因素〃,我们面临着一个更大范围和更广内涵的周边安全环境:第一,〃灵活进入〃为美军在地区范围内的军力配置、统一调度提供可能,亚太美军不仅包括地理意义上驻扎在我周边国家的〃看得见〃的美军,还有借助远程输送能力、可快速抵达驻日本、关岛或卬度洋基地上的〃看不见〃的美军。第二,更多亚太国家接受和认同这种灵活进入的驻军方式,原本与我不相接壤、并不直接发生关系的国家,由于进入美国主导的军事安全合作体系,实际上就成为影响我周边安全环境的一个新因

4、素。第三,在〃防扩散安全倡议〃的口号下,周边安全环境的内涵将从军事安全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二)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出现〃内生化〃倾向。1995年美国国防部的《东亚战略报告》明确指出,〃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与全体美国人的福利息息相关:美国的经济前景、对民主价值观和人权的促进,以及美国传统的安全利益都要求美国恒久地介入这个地区,在亚洲保持一支维持安全的力量。〃布什政府利用〃9・11〃事件后的反恐契机,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投入,全面调整对亚太的军事部署,在确保美国亚太战略利益不受恐怖主义威胁与损害同时,进一步强化新世纪美国新霸权主导下的亚太安全秩序。

5、一国军事力量在他国领土的存在,被视为是一种〃异质品〃。但国际政治学认为,〃霸权国家在国际上建立起霸权体系时,国际体系由于它的控制而变得稳定,政治和平、经济繁荣和相互依存因此加深〃。在亚太安全力量格局进一步分化组合、恐怖主义威胁及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的形势下,强大的美军事力量客观上对亚太地区相对脆弱的安全、经济和政治环境,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因此,与冷战时期苏联进驻越南金兰湾等地的情况不同,亚太一些〃在追求国家生存方而不能通过发挥自身国力充分决定本国安全的小国〃,更希槊能够搭乘美国〃顺风车〃、享受军事存在提供的安全稳定等〃公共产品东盟一些国家更提出

6、,只有依靠美国军事力量的存在和保护,才能遏止区内极端伊斯兰主义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外资进入造成的极大威胁,创造稳定的社会发展和投资环境,并有效防止区内各国因领土纠纷、民族恩怨、宗教矛盾等引发的冲突,平稳区外各大国力量发展不平衡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在美国的军事存在已经〃同质化〃为亚太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亚太更多国家认同布什政府提岀的〃美国肩负着使世界更安全的特殊责任,强右力的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和安全屮至关重要〃的思想,一些国家积极寻求与美国发展军事合作关系,甚至把美军力量作为自身国防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在中国进一步溶入亚

7、太的过程中,美国在木地区军事存在的〃内生化〃倾向对中国是利弊相随的,必须善加处置。(三)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化趋势H显。在亚太地区构建一个类似北约的机制化安全机制,是美国一些人士多年的愿望。受丿力史、文化、民族、经济、宗教等因素影响,亚太国家普遍对构建类似制约性、机制化的安金机制心存疑虑,态度消极。冷战结束以来,共同安全、集体安全概念盛行,一些捉倡开放性、非机制化、非约束性的多边组织,如〃东盟地区论坛〃、〃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等多边对话机制应运而生。但近年来,这些组织受到的批评增多,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缺乏制度约束的〃亚太方式〃。随着地区安全问题日益

8、突岀,一些国家开始接受机制化理念,推动亚太多边安全进程加快步伐。2002年,东盟地区论坛通过〃预防外交的概念与原则"主席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