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ID:41579225

大小:79.2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28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一一该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企业508家,从业人员2540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值104907.59万元较2016年88709.28万元增长18.26%。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45133.30万元,较去年40697.29万元同比增长10.90%。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

2、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经济分析1、今年以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突出特点表现在“稳”字上。从需求侧看,在消费需求保持平稳态势的同时,投资需求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从供给侧看,在农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缓中趋稳。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8%,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

3、,1至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o这些积极变化,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效应持续外溢,结构优化的成果十分显著。一是以改善投资结构为标志,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都远高于第二产业。二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标志,第三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三是以工业增

4、加值增速为标志,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个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和1.7个百分点。对比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稳增长因而持续获得新动能,这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值得称道的。2、协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难点所在,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后发地区实现快速追赶的客观要求与必由之路。区域协调与企业协调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要警惕区域差异的扩大趋势。近年来地区工业增加值离散系

5、数逐年提高,区域差异有再次扩大的趋势,而本轮差异是建立在东南沿海省份率先开展经济高质量转型的基础上,无疑加大了其他省份的追赶压力。二是在企业协调层面,如何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如何避免大型企业赢家通吃强化垄断,需要企业在管理理念与机制上继续创新。要警惕差异积累的势能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与冲击,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二、宏观产业政策1、“一条龙”示范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征集指南的通知》,选择第三方机构作为“一条龙”应用计划推进单位,围绕《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确定的16条龙

6、,组织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梳理产业链,设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要求。征集遴选各环节承担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和项目,经推进单位梳理形成“一条龙”,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确定“一条龙”应用计划试点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及示范项目。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推进产业链协作,加快工业强基成果推广应用。2、“中国制造2025”将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机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曾表示,有色金属行业要瞄准“低品位”矿山开发、扩大有色金属应用等技术需求,持之以恒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一是依靠创新驱动,推进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建

7、设,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二是大力开发智能产品、智能材料,为集成电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行业的融合,特别是与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的融合,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耦合,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年,很多投资项目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党的十九大将在下半年召开,为改革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国内环境。针对工业领域的突出问题,我们还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实施创新驱动,促进新旧动能顺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